臺商在恩平

時間:2011-11-08 14:19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8日恩平消息 據統計,截至2011年8月31日止,廣東省恩平市共有臺資企業33家,投資總額近6.8億美元,投資領域涉及電子、化工、皮革製品、木片製品、生態旅遊服務、熱傳導、遊藝、商貿流通、農業種養和水産養殖等9大行業。臺商企業,已然成為了推動恩平市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日前,筆者採訪了3位在恩平投資的臺商,傾聽他們的恩平故事。

  恩平市引進臺商企業工作始於1988年。1988年,第一家臺商企業碧山(恩平)水産養殖公司入駐恩平,揭開了恩、臺兩地商業往來的序幕。隨後,一家家臺商企業陸續進駐恩平,在恩州大地上投資興業。在這些臺商中,不少已經在恩平經商10餘年,完全融入了當地的生活,成為了半個恩平人。有的甚至在當地結婚生子,落地生根。

  “老臺商”陳忠發

  江門五邑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恩平市臺商聯誼會會長、恩平冠銓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發,1998年來到恩平辦廠,是最早到恩平投資興業的臺商之一。13年來,陳忠發見證了恩平經濟從當初的低谷走向今天蓬勃發展的歷程。

  曾因投資環境差欲退出恩平

  陳忠發走進恩平,完全是機緣巧合。1998年初,也是臺商經營的原冠銓電子廠的前身資金週轉不上,後經人介紹,在東莞辦電子廠的陳忠發先生成了原企業主劉先生的合作者。1998年底,劉先生的資金全部退出後,陳忠發接手了企業。

  當時,恩平經濟還籠罩在金融風險的陰霾裏,百業待興。“當時恩平的投資環境真的非常差!和現在比簡直是天差地別。”打開記憶的盒子,陳忠發為記者講述了自己在恩平的艱辛創業經歷。

  語言不通,交通不便,是當時最讓陳忠發頭痛的兩個問題。“當時來到恩平,完全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講普通話沒多少人聽得懂,像來到外國一樣。我還記得在京湖酒店點菜的時候,根本和服務員無法溝通,只能用手比劃。菜上來以後,我一看,這是我點的菜嗎?”陳忠發説,“當時的交通也差,導致貨物運輸和生意談判都很困難。運一趟貨物,在東莞3個小時可以來回,在恩平要3天。另外,由於配套工業幾乎沒有,我連買一顆螺絲都要到東莞、廣州進貨。人家一聽是恩平的企業,二話不説,要現款。這讓我在資金週轉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如今成為恩平“宣傳大使”

  面對這樣惡劣的投資環境,加上前期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陳忠發曾多次萌生退意。但是,當地政府振興經濟的決心,對其企業的大力支援,以及員工們蓬勃的工作勁頭打動了陳忠發。陳忠發曾將自己在恩平發現的一些問題反映到恩平市委、市政府,並提出建議意見。得到了恩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一一想辦法逐步解決。比如要求在該市大力推廣普通話。據陳忠發回憶,恩平電視臺就是在那時開始有了普通話的新聞播報。這些實實在在的改變讓陳忠發感受到了恩平開放發展的決心和誠意,覺得在恩平繼續辦廠大有可為。他決定咬牙堅持下去。“政府的支援和工人的幹勁給了我很大信心,我當時真是傾注了所有,連兒女都快當掉了!也許是客家人不服輸的精神吧,我挺了過來。”

  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1999年底,企業終於有了效益,陳忠發信心倍增。到2000年,企業各方面工作都步入了正軌,他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目前,該公司將主營産品放線上路板生産上,品質在行業裏頗有口碑,出口到世界各地。新力、飛利浦等世界著名電子品牌,都有使用該廠生産的線路板。

  回首往事,陳忠發感慨萬千:“如今恩平的投資環境比起當年好太多了。現在恩平人基本上都會説普通話了,以前出去還得帶個本地翻譯;交通也便利多了。13年前,我要到香港談生意,最少需要一天的時間,當天還回不來。現在我一天就能拜訪6家客戶,還能趕回家吃晚飯。”一路走來,見證了恩平13年經濟發展歷程的陳忠發,對恩平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作為恩平市招商顧問,陳忠發積極充當起了恩平宣傳大使的角色,將恩平推薦給自己認識的臺商朋友,吸引了不少臺商前來恩平投資。 

分享到:
編輯:郭慶娜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