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走進大美河源 聯合探秘綠野仙蹤

時間:2017-02-23 09:10   來源:你好臺灣網

      

  聯合採訪正式啟動

  你好臺灣網2月22日消息(記者 慧清增 君劉傑)2月22日上午,“2017客屬電臺協作網節目交流暨‘大美河源綠野仙蹤’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河源廣播電視臺舉行。來自客屬電臺協作網的24家兩岸成員臺相聚河源,在實地採訪、坦誠交流、切磋業務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大美河源”的經濟活力和文化魅力,領略“綠野仙蹤”的優美山水。兩岸廣播人將通過此次活動加強交流,進一步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推動兩岸客屬電臺的交流與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準邁進。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楊文延、國臺辦新聞局處長周強、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龐啟彪,廣東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劉衛,廣東省臺辦宣傳處處長黃書哲等領導以及來自海峽兩岸的客屬電臺協作網成員臺的70多位嘉賓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神州之聲攜手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河源廣播電視臺、CNR客家天地承辦。

    

  圖:參與人員大合照

    兩岸媒體合力宣傳“大美河源”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楊文延致辭

  啟動儀式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楊文延熱烈歡迎參加此次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媒體記者,並對一直以來支援廣播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達了感謝。楊文延副總編輯表示,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牽頭成立的客屬電臺協作網,致力於整合海峽兩岸客家電臺的主體力量,成立五年來,已有24家成員臺,在兩岸客屬電臺的聯絡與合作方面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參加此次聯合採訪的兩岸媒體記者創新宣傳報導方式,把河源這座“客家古邑”日新月異的發展,聚焦在話筒和筆尖,向兩岸聽眾介紹河源發展建設中的勃勃生機、探尋河源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報導中感受客家原鄉的人文景觀和美麗風光。

    

  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龐啟彪致辭

  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龐啟彪向兩岸媒體記者介紹了河源的基本情況和近年來的發展成果。他説,河源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有著2千多年的歷史,擁有厚重的客家文化。同時,河源山川秀美,被譽為北緯23度的“綠野仙蹤”。經過近30年的發展,河源已發展成初具規模的現代化中等城市。近年來,河源搶抓機遇,已成為粵東西北地區的一片發展熱土,連續三年發展後勁指數排名均居廣東全省第一。期待來自客屬電臺協作網的兩岸媒體在本次活動中用新聞人的獨特視角聚焦客家文化發祥地,全方位呈現河源獨特的魅力與商機,助力河源加快發展。

    

  河源廣播電視臺臺長鄒仕選致辭

  河源廣播電視臺臺長鄒仕選也在啟動儀式上致辭説,此次海峽兩岸媒體相聚在河源,集中展示河源的美麗形象,將進一步擦亮“大美河源綠野仙蹤”的品牌,深度宣傳河源的新面貌、新形象和新成就。

    

  臺灣苗栗正義廣播電臺副臺長廖重凱致辭

  臺灣苗栗正義廣播電臺副臺長廖重凱代表臺灣媒體發言時表示,對於協作網成員而言,每一次的聯合採訪與交流活動,其代表的意義不只是單純的素材收集和製作,而是一次提供在地的真實資訊讓兩岸民眾能夠更加相互理解,凝聚共識的機會。

    

  啟動儀式由中共河源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育初主持 

  24家電臺聯合探秘“綠野仙蹤”

    

  向聯合採訪團代表授旗

  本次聯合採訪活動的主題是“大美河源綠野仙蹤”,在活動現場,楊文延、周強、龐啟彪等一起為採訪團代表授旗,並宣佈兩岸媒體聯合採訪活動正式啟動。啟動儀式後,兩岸媒體記者就前往河源高新技術開發區和臺資企業河源固德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採訪。

  下午,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一行來到了河源萬綠湖自然生態保護區,這個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四季皆綠,引得兩岸記者紛紛用話筒記錄河源打造“綠野仙蹤”的生態發展路子,用相機留住“萬綠河源”的美麗景色。

  兩岸媒體記者都表示非常期待此次與河源的親密接觸,他們將用心以全媒體的角度來展現河源的獨特,為兩岸聽眾送上來自“綠野仙蹤”的精彩報導。據根據採訪行程,聯合採訪團還將深入龍川佗城鎮、河源恐龍博物館、河源圖書館和客家文化公園等地進行採訪,見證河源發展,感受客家文化魅力,領略優美山水環境。

    

  楊文延接受記者採訪

    

  兩岸媒體人聯合採訪台資企業負責人

    

  兩岸媒體人來到萬綠湖自然生態保護區採訪

分享到:
編輯:趙苗青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