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出席第四屆海峽兩岸共祭華夏母親西王母大典

時間:2016-08-31 10:1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31日涇川縣訊 鐘鼓喈喈,幡旗招展。8月20日上午,西王母故里——涇川縣王母宮肅穆莊嚴,由甘肅省臺辦、甘肅省婦聯、平涼市人民政府、市政協主辦,平涼市臺辦、市婦聯、涇川縣人民政府、涇川縣政協承辦的第四屆共祭華夏母親`西王母大典在甘肅省涇川縣隆重舉行,海峽兩岸攜手共祭西王母,虔誠祈福中華繁榮昌盛。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景輝、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政則,國臺辦聯絡局副局長李勇、全國婦聯國際聯絡部副部長宋文艷,省政協常委、省政協副秘書長趙祥明,省臺辦主任王鋒、省婦聯副主席主席董曉玲,臺灣婦女會理事長黃巧勻,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等作家,平涼市委書記鄭亞軍,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秘書長李雪峰,市政府市長王奮彥,臺灣嘉賓、涇川各界群眾共近千人參加了共祭活動。

  上午10時,省政協副主席張景輝宣佈公祭大典開始。平涼市政協主席毛文平主持共祭大典。

  祭樂奏起,全場肅立;擊鼓鳴鐘,擊鼓34通、鳴鐘9響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的最高禮數。大家肅穆佇立,共同緬懷華夏母親西王母,表達著對華夏母親的無限崇敬之情。

  平涼市政府市長王奮彥恭讀祭文,歌頌華夏母親西王母功德,祈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文祭既成,武祭遂起。在雄渾莊嚴的音樂聲中,以天、地、人為主題的樂舞告祭開始。

  天為始祖,演員身著獸皮,手持骨棒弓箭,描述先民狩獵歸來祭祀蒼天,寓意對祖先敬畏之情;地為生母,場內獅鼓隆隆,疏密有致,寓意大地搏動,萬物生發;人為和合,演員捧壽桃荷花,著荷花衣飾,寓意西王母高貴聖潔。

  樂舞告祭後,參祭人員依次敬獻花籃,行祭拜禮,表達對華夏母親西王母的無限敬仰和感恩之情。

  共祭華夏母親西王母始於2013年,已成為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會。涇川縣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發祥地,始建於西漢元封年間的涇川王母宮是國內最早、最大的西王母祖廟,被譽為“天下王母第一宮”。始於北宋開寶元年的西王母廟會,截至2016年已舉行1048屆,千年流傳的西王母祭祀儀式、王母蟠桃會、採聖水儀式等成為涇川獨特民俗文化象徵,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1999年,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和中國民俗學會正式確立涇川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發祥地的地位,授予王母宮“國家重點民俗文化景區”稱號,授予涇川縣“中國西王母文化名城”。2013年,涇川縣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廣中心命名為“國際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2015年,被中央臺辦、國臺辦聯合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以西王母文化為紐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峽兩岸交流日益頻繁,涇川縣成為全省對臺工作重點縣。在歷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下,通過開展學術研討,創新工作載體,拓寬交流渠道,引入項目資金,有效發揮了西王母文化在海峽兩岸交流中的作用,形成了具有涇川地域文化特色的對臺文化交流機制。1999年至今,涇川及臺灣中華道教聯合會等團體在涇臺兩地已成功舉辦了五屆研討會及大型西王母文化交流活動,成功組織了“迎請西王母、東王公、瑤池金母金身赴臺巡安”、海峽兩岸隴東佛道文化暨大雲寺舍利文化學術研討會、“王母故里?和諧之夏”音樂會等大型交流活動。2013年成功舉辦了第五屆海峽兩岸西王母(華夏母親)女性文化研討會,兩岸高層及著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首次提出了“華夏母親西王母”,確立了涇川是華夏女性文化傳承保護地,農曆七月十八作為華夏母親節等學術成果。(台灣網、甘肅省臺辦聯合報道)

分享到:
編輯:趙苗青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