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扎身甘肅 賣瓜子賣出億萬富翁

時間:2007-12-17 1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採訪林墾一鍋兩三千塊就沒有了,在當時來講,以我當時的經濟能力來講,我也承受不了幾鍋,就是我認為能夠炒個七八鍋就應該差不多出來了。可是後來不像我想像的,我記得那一年,我們光炒壞的瓜子十幾噸吧,兩卡車滿滿的瓜子就炒得不行

  開弓沒有回頭箭,林墾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炒出美味的瓜子。調爐溫、改設備,功夫不負苦心人,不知道炒糊了多少鍋瓜子,也不知道倒掉了多少鍋瓜子,正林瓜子終於出鍋了!

  採訪我就一直吃,喜出望外地吃,一直吃,吃到晚上晚飯都吃不下,非常好吃,我也覺得那個味道就對了,我也跟我所有員工講,這就對了,這真的是我們臺灣的口味。它的香脆度、平整度、它的乾濕度,真的是這麼正好。而且裏面看,我又捏給他們看,手也不粘手,很乾淨。

  優良的品質、精美的包裝、再加上地道的臺灣口味,這還能錯得了嗎?看著一袋一袋瓜子源源不斷地出廠,林墾的心裏甭提有多美了!然而,就在他再次做起的發財美夢的時候,更大的問題出現了。

  採訪(貨物)今天發出去什麼樣子,明天去點還是什麼樣子,下禮拜去點,還是什麼樣子。就是不太有人問津,那麼漂亮的瓜子,怎麼會沒有人買。全公司上上下下,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敢跟我講話。

  上市的瓜子打不開銷路,可是工廠的烘烤爐一旦運轉,就很難停下來,面對不停翻炒的瓜子。林墾心急如焚。

  採訪我告訴你,東西賣不出去的時候,那個感覺跟要死一樣的感覺。我曾經有一次晚上給了自己一巴掌。就是説賣不出去,我就晚一點炒,我炒那麼多幹什麼,啪得給自己一巴掌。賣不是很好,你炒那麼多幹什麼?你腦子有問題炒那麼多幹什麼?放著原料放兩三年沒有問題,你炒了以後,就開始,賣不掉就完蛋了。那個時候講,腦子也是不夠用,信心十足,年輕啊,剛認識那些同事,又到大陸來有那股勁,跟同事們兩杯啤酒一喝,炒今晚大家炒個通宵,然後就炒了,第二天醒起以後,完了這麼多貨還在那裏。

  漸漸冷靜下來之後,林墾找到了瓜子滯銷的原因,“正林”這個牌子在當地太陌生了,沒有一點知名度,再加上價格昂貴,一袋就比當地同重量的瓜子貴幾元錢,因此,許多商場不願意進貨。怎麼辦?情急之下,林墾竟然想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辦法,在每箱“正林”瓜子里加贈一雙臺灣女士褲襪。

  採訪我那時候,我那個腦子,我也不曉得怎麼跟褲襪扯上什麼關係,我自己都搞不清楚。當時我那個天真想法,我認為店員都是女的,她會喜歡我的褲襪,那個時候,大陸賣不到很好的褲襪,她會要這雙褲襪,而要求她的店長進我們的貨。我是抱著這種態度的。所以我每一箱的瓜子上面,就給她放一雙褲襪。

  瓜子和褲襪,完全是互不相干的東西,卻在林墾的腦子裏聯繫在一起,他也正是憑著這個小小的策略讓正林瓜子闖進了商場,緊接著林墾又乘勝追擊在商場裏大搞免費品嘗活動,請人試吃,“正林”瓜子的獨特口味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銷路終於打開了。

  瓜子炒熟了,銷路打開了,眼看著正林瓜子的利潤越來越多,林墾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忙活了幾個月,這個臺灣人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夢想正在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然而一天,正當林墾興致勃勃打球時,一位經銷商拿著瓜子找到他,要求退貨,這讓林墾有些氣憤。

  採訪我就拿了一袋瓜子,我就真的很生氣,我就把乒乓球拍一放,就拿了一袋瓜子往乒乓球臺上一倒,這種瓜子還嫌,這怎麼辦,這麼漂亮的瓜子還嫌。其實那時候我們的瓜子是經過篩選比重。後來我就説頂多就是有這個翹板,有這個(麻板),有這個半截子,有這個二青板,有這個紅屁股,有這個有這個等等等等,我三挑四挑,挑了一小把,再回頭看看那一小堆,真的是漂亮好多。

  其實,正林瓜子在出廠之前,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只不過機器是按照瓜子的比重進行操作的,至於瓜子的外形是否規整,就沒有辦法了。那麼,這個問題又該怎麼解決呢?於是,林墾突發奇想,如果能把這些外形不好的瓜子用手工挑選出來,剩下的瓜子不就都是優等的了嗎?

  採訪平的,漂亮的,好嗑的,你可以看,像這種平的好磕的,就是好瓜子,像這種瓜子就屬於不好的,看它的皮有裂縫、這個種類叫我們叫二青板,白屁股,翹板,等於説染色不全的,像這種瓜子我們通通是倒掉的。像這種就是很健康的黑白分明,飽滿平整。就是我們所有的。

  經過反覆測試,林墾算了一筆賬,儘管每公斤的瓜子中再增加一些人工挑選費用,但相對於瓜子售價的提高,還是有利可賺的,於是,説幹就幹,林墾馬上就在工廠里加設了手工挑選的工序,並且把經過手工挑選的毫無瑕疵的瓜子命名為“正林三A手選瓜子”

  採訪如果按照這種通貨級別的,末端售價應該在十元錢一公斤上下,如果説篩選比重完的産品十三、十四元一公斤上下,像我們這種手選完的極品,最好的瓜子,一公斤末端售價應該在二十塊錢左右。

  “正林三A手選瓜子”的推出,不僅使“正林瓜子”跟其他品牌的瓜子真正有了區別,而且也讓消費者對“正林”有了深刻的印象,

  顧客:我覺得它吃起來還比較脆甜,吃了之後還想吃,就是這種感覺,這個不錯,經常買這個。

  在推出三A級瓜子的同時,林墾又把手工挑選出來的異型瓜子按標準分為二A級、一A級出售,價格自然要比三A級有所下降。這樣,消費者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選購不同等級的正林瓜子了。這樣一來,“正林瓜子”迅速風靡了整個蘭州市場。(隱黑)

  採訪正林瓜子北京分公司高培:我們現在每個月的銷售能達到400萬人民幣左右,已經是以前的一倍,以前只能賣200萬元左右,而且現在元旦到春節期間,旺季期間這個月的銷售能夠達到2500萬元到3000萬元人民幣左右,就是光北京地區。

  目前,“正林瓜子”的系列産品已經發展到二十多個品種,産品銷往歐洲、美洲等許多國家,每年的銷售額超過4億人民幣。從一個臺灣的小商販到如今的資産過億的大型企業董事長,一路走來,年過五十的林墾感觸頗深

  採訪我在蘭州的最大休閒活動是露營、跳傘、探險、挖金子,到祁連山山脈去,找到那個沒有人煙的地方,有熊、有狼的地方,我也不曉得我什麼個性,怎麼這麼喜歡探險,然後這麼老了,還這麼喜歡東鑽西鑽的,就這樣子沒辦法。可是我在中國,真的找到感覺了。當然看到國家這麼樣越來越富裕,心裏非常甜美。

分享到:
編輯:李婷婷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