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在臺灣佛光山上演

時間:2016-11-09 16:03   來源:台灣網

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在《絲路花語》啟動儀式上致辭

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在《絲路花語》啟動儀式上致辭(圖片來源:甘肅省臺辦)

  台灣網11月9日蘭州訊 由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主辦,時隔21年,甘肅省歌舞劇院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再度赴臺演出。10月29日,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了首場演出啟動儀式,事前星雲法師與全體演職人員會面並作開示,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甘肅省演藝集團總經理張明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如元法師等人與會。該劇將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正式演出四場。

  《絲路花雨》以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畫和絲綢之路為題材,以和平、友誼為主題。舞蹈編創的靈感來自莫高窟2000多尊彩塑以及4萬多平方米壁畫。編創團隊將靜止的壁畫人物轉化成動人的舞蹈意象,多年來深受觀眾喜愛。

  佛光山星雲法師表示,很高興《絲路花雨》能在佛光山演出。敦煌是藝術寶藏、寶庫,是中華文化的代表,他一直心嚮往之。以敦煌為題材的舞劇《絲路花雨》在全世界演出,傳播、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久長遠。

  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在29日舉行的啟動儀式上表示,《絲路花雨》入島演出,不僅為臺灣民眾奉獻了精彩的藝術盛宴,也為兩岸和隴臺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座藝術的橋梁。

  經典舞劇《絲路花雨》,通過敦煌畫工神筆張和女兒英娘與波斯商人患難與共、生死相交的故事,以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將瑰麗多彩的敦煌壁畫搬上舞臺,形象地再現了敦煌文化的無窮魅力。從1979年至今,《絲路花雨》歷經37載,歷久彌新,享有“二十世紀華人舞蹈經典作品”、“東方《天鵝湖》”等多種美譽,演出達2800余場。先後出訪30多個國家和地區,觀眾達400多萬人次,並於1995年應邀在臺北、臺中、高雄、彰化等地商演10場,深受廣大臺灣觀眾的歡迎。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特別説明敦煌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佛教東傳對人民的影響,並以玄奘大師“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顯示當時交流之路的艱困難行,大唐之所以盛世,在於與各國保持和諧的關係,而現今復興中華文化,佛教有不可缺席的重要性。

  演出期間,甘肅省歌舞劇院還將與當地的同行進行藝術交流,並到校園演出兩場。30多年來,《絲路花雨》經過多次編排,此次來臺上演的是2008北京奧運文化表演版本。             (甘肅省臺辦李振印)

《絲路花語》在佛光山演出 

《絲路花語》在佛光山演出(圖片來源:甘肅省臺辦)

《絲路花語》在佛光山演出

  《絲路花語》演職人員與領導合影留念 (圖片來源:甘肅省臺辦)

分享到:
編輯:李典典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