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

時間:2015-03-06 13:03   來源:台灣網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圖片來源:南寧市臺辦)

  台灣網3月6日臺南消息 正月十五,羊年元宵,廣西南寧賓陽縣的炮龍和彩鳳在臺灣臺南鹽水的街頭登場。這是賓陽炮龍連續第三年參加鹽水元宵蜂炮活動,並首次攜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産——甘棠彩鳳,與炮龍完美搭配,為臺南民眾送上“龍鳳呈祥”的新春祝福。

  正月十五下午,“龍鳳呈祥”正式亮相臺南鹽水,炮龍、彩鳳參加鹽水區踩街巡遊,鹽水民眾及各地遊客奔走街頭一睹炮龍、彩鳳的風彩。三度來臺的炮龍由賓陽縣炮龍協會組織民間扎龍藝人精心製作,共七節23米長,設計突出民間傳統工藝特色,龍頭龍尾使用竹篾扎制,沙紙裝裱,龍身則用色布裝配,整條龍採用手繪圖案,古樸而不失民間韻味,舞動起來龍行虎躍,動感十足,活靈活現,維妙維肖。相伴炮龍來臺的還有色彩奪目,栩栩如生的4隻賓陽彩鳳。與炮龍一樣,彩鳳也是以竹編成型,再以紙裱外殼,著以鮮艷的顏色。由舞鳳人套在身上起舞的彩鳳,與炮龍時而“比翼雙飛”、“八字飛舞”,時而翩翩對舞,逗嬉成趣,龍鳳和鳴,顧盼生姿,為羊年元宵增添許多喜慶。

  當天還舉辦“雙炮”交流座談會,攜炮龍、彩鳳來臺的南寧賓陽民俗文化交流團與臺南市、鹽水區有關部門和鹽水武廟管理委員會代表歡聚一堂,共慶元宵佳節,話雙炮,敘友情,謀發展,臺南市民政局長陳宗彥致辭歡迎,希望通過雙炮交流,使兩地民俗文化成為永久的資産,被更多人認識。南寧市副市長、南寧賓陽民俗文化交流團榮譽團長劉為民表示,希望賓陽縣與鹽水區進一步加強交流,使賓陽炮龍、鹽水蜂炮蘊含的優秀民俗文化共同發揚光大,造福兩地民眾,成為聯繫兩岸同胞交流互鑒紐帶、承載友誼的橋梁。雙方還就進一步豐富“雙炮”文化交流內涵展開交流。座談會上,賓陽縣炮龍協會向鹽水蜂炮活動主辦方鹽水武廟管理委員會贈送錦旗,祝願“龍鳳呈祥,雙炮生輝”。

  最熱鬧的重頭戲在夜幕降臨後的鹽水中學操場,賓陽炮龍與鹽水蜂炮在這裡同臺表演。今年的蜂炮主炮城,更加隆重登場,由往年的一座增加到三座,一座10萬支的“三羊開泰”,一座25萬支的“喜氣洋洋”,一座造價65萬元的“獨佔鰲頭”。三座炮城如萬箭齊發,蜂炮拖著焰火尾巴如蜂群般向外狂射,衝向高空閃亮炸響,炮城上的LED燈耀眼閃爍,一派火樹銀花不夜天。操場上熱鬧的人潮隨著蜂炮此起彼伏,盡情享受著蜂炮的“洗禮”。

  鹽水蜂炮主炮城掀起的漫天煙火還未散去,廣西賓陽炮龍隆重登場,在翩翩起舞的彩鳳簇擁下,只見由龍珠開道,舞龍人頭戴藤帽,身繫腰帶,舞動彩色的巨龍,吆喝著赤膊上陣,任由鞭炮在身邊炸響。炮助龍興,龍憑炮威,巨龍在人潮中上下翻騰,時而高昂起頭,向天空噴射出一團團火焰,時而搖擺奔騰,和光彩奪目的龍珠相互輝映。一串串的電光爆竹,驚天動地脆響,為巨龍助威助興。鹽水民眾和遊客高舉著相機、手機追逐著炮龍,在萬炮齊鳴中體驗賓陽炮龍“鑽龍肚行大運”的樂趣。

  2012年,南寧賓陽炮龍、臺南鹽水區蜂炮這對獨特民俗品牌,結對形成“雙炮”交流平臺。2013、2014年連續成功舉辦“雙炮”交流活動,賓陽炮龍入臺,鹽水蜂炮來邕(南寧簡稱“邕”),在“雙炮”你來我往的親密接觸中,兩地的民俗文化交流得到拓展。臺南鹽水多次組團到南寧考察交流,兩地簽訂了文化、農業等多個交流協議。

  臺南鹽水蜂炮,是元宵節轟動全臺的重要觀光民俗活動,每年吸引觀光客數以萬計,和“平溪天燈”齊名,有“北天燈,南蜂炮”之美稱,鹽水蜂炮2008年6月27日被指定為“臺灣文化資産”之民俗類。

  賓陽炮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于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每年農曆正月十一賓陽炮龍節,都吸引幾十萬國內外遊人參與,被遊客稱為“東方狂歡節”,被中央電視臺譽為“中華一絕”。2010年2月賓陽炮龍參加了新加坡“新年粧藝大遊行”。2011年5月在北京市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節慶創新論壇暨中國品牌節會頒獎盛典上,賓陽炮龍節榮獲“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慶”稱號。2013年賓陽炮龍首次亮相著名的臺南鹽水元宵蜂炮活動,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和歡迎。2014年,臺南市善化區慶安宮組團專程赴賓陽邀請炮龍到善化區表演。正月十四,賓陽炮龍在慶安宮順利完成了今年在臺表演的開場秀,這是炮龍入臺3年來,首次在鹽水區以外的地方表演。(台灣網、南寧市臺辦聯合報道)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圖片來源:南寧市臺辦)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

  龍鳳呈祥舞鹽水 兩岸“雙炮”齊鳴鬧元宵。(圖片來源:南寧市臺辦)


編輯:馬一娜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