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市對臺交流交往工作日漸活躍

時間:2014-08-20 09:2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8月20日張掖消息 今年以來,甘肅張掖市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積極做好對臺聯絡和交流交往工作,不斷增強張臺文化交流和針對性和實效性,對臺交流交往工作日益活躍。截止目前,共接待臺灣經貿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參訪團8批400多人次。

  一是搞好服務,促進交流交往。熱情接待臺胞青年夏令營參訪團、第三屆臺灣擎天暑期研習營參訪團來張掖市開展文化交流考察,採取座談交流、自由提問、聯誼互動等方式,引導參訪人員參觀河西學院校園環境,考察校史館、錢學森事跡館,促進了兩岸學子之間的交流溝通。考察交流期間,兩岸學子敞開心扉、直抒胸臆,熱議中華文化、談論青春人生、暢敘深情厚意,進行了熱情的互動交流。接待“中華文史體驗營暨臺灣學子絲路文化之旅”參訪團,來自臺灣各地在近百名大學生由臺灣新黨主席鬱幕明帶領,通過參觀張掖大佛寺、丹霞地質公園、高臺大湖灣生態新區,體驗裕固族文化風情,對張掖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絲綢之路黃金節點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認識,進一步加深了臺灣大學生對大陸的文化認同和“兩岸一家親”的理解。邀請臺灣昆山科技大學“關愛兒童關注成長”2014隴臺暑期志願服務活動參訪團來張掖市,在張掖職教中心開展座談交流、為張掖中學捐贈電腦30台、為臨澤城關小學、張掖鐵路小學捐贈文具用品並開展課程互動,使張臺兩地學生加深了對兩地的了解,增進了友誼,加深了感情。

  二是借勢宣傳,提升張掖形象。深入開展對臺宣傳,推動與臺灣新聞媒體的交流與合作,借助臺灣媒體開展入島宣傳。接待勞動人權協會北臺灣基層社團甘肅參訪團、臺灣玉山協會兩岸農業及園藝産業學術參訪團來張掖市參訪濕地生態景區、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區等,參訪團成員對張掖市發展生態經濟和建設宜居宜遊生態城市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的讚嘆,對“張掖乃至甘肅西部的認識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邀請“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之旅”聯合採訪團來張掖,採訪發展綠洲現代農業、打造生態文明城市及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重點工作,並對張掖市領導進行了專訪。來自臺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臺灣商旅雜誌社、臺灣靖天電視臺、臺灣東森電視臺、臺灣大愛電視臺、中國時報以及新華社甘肅分社、中新社甘肅分社、香港《大公報》駐甘肅記者站等10多家媒體記者,先後到高臺大湖灣生態新區、臨澤大沙河景區、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張掖大佛寺、民勤會館、張掖城市濕地博物館、祁連玉文化産業園、張掖國家綠洲現代農業試驗示範園區、張掖沙漠地質公園等多處人文和自然景觀進行現場採訪,對張掖市發展綠洲現代農業和生態城市建設以及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對張掖丹霞地貌的奇偉景象讚嘆不已讚不絕口。他們採訪製作的節目在臺灣島內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金張掖”旅遊文化産業升溫。

  三是積極協調,助力招商引資。邀請“百名臺商隴上行”活動參訪團來張掖市參訪,在實地考察張掖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旅遊項目建設情況後,市委、市政府舉辦了“百名臺商隴上行張掖經濟發展推介會”。市政府主要領導向參訪團詳細介紹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及項目建設情況。對張掖市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資源稟賦,培育壯大宜居宜遊首位産業,搶抓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大機遇,精心打造“中國地貌景觀大觀園、絲綢之路古城邦、暑天休閒度假城、高端戶外運動體驗區”靚麗名片,提升金張掖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方面的優勢和項目作了全面推介,在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友誼、促進張掖與臺灣之間的經貿合作等方面産生了積極影響。參訪台商紛紛表示,今後要不斷繼續深入了解張掖,為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平臺、創造條件,為臺灣與張掖之間更多、更廣的經貿合作發展做出不懈努力。(台灣網甘肅省臺辦通訊員 趙峰)


編輯:馬一娜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