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首返鄉 翰墨寄情”海峽兩岸書畫展在天津舉行

時間:2014-03-21 16:20   來源:台灣網

  天津市武清區區委書記張勇在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暨“劉氏等造石佛塔”恭送儀式上致辭。(台灣網 雍紫薇 攝)

  台灣網3月21日天津消息 3月21日上午,“佛首返鄉 翰墨寄情”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暨“劉氏等造石佛塔”恭送儀式在天津美術館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天津市臺辦、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中立、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及有關省市領導出席活動。

  在恭送會上,天津市武清區區委書記張勇指出,去年1月16日,臺灣知名人士葉景成先生將32尊古物佛首、佛像無償捐獻給天津市武清區政府,由武清區代為在大陸尋找佛身。武清區政府在國臺辦和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下,面向全國開展佛首尋根活動。通過兩岸佛像文物專家的鑒定,去年7月將一尊明代大理石造佛坐像送回河南原鄉。

  張勇表示,本次活動恭送的是一座唐代石造佛塔,塔身銘文中有“安徽山桑”字樣,根據專家的鑒定,應出自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為實現文物還鄉的初衷,舉辦這次恭送儀式。希望通過這次活動體現兩岸文化交流的進一步發展,同時能有更多有識之士投身於兩岸文化交流之中。

  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在致辭中強調,這尊石造佛塔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葉景成先生排除重重困難將這些古物佛首、佛像還鄉,得到兩岸各界人士的參與和關注,真正體現了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化的理念。如今,兩岸關係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可以通過文化交流為基礎,使兩岸人民達成心連心的共識。

  隨後,天津市向安徽省贈送佛塔返鄉紀念證書,與會領導共同參觀了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下午,石造佛塔將運往安徽省完成返鄉活動。(台灣網記者 雍紫薇)

  臺灣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許水德參觀了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台灣網 雍紫薇 攝)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