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平縣“農技紅包”送到對臺農業合作基地

時間:2014-02-24 15:48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2月24日武平消息 正值春耕備耕黃金時期。日前,武平縣永平鄉梁山村臺灣生薑種植戶吳才英盼來了她所需的“農技紅包”——縣鄉農技員前來指導臺灣生薑田間管理。

  臺灣生薑是武平縣對臺農業合作産品之一。2011年,臺灣生薑在永平鄉試種。剛開始,不少村民有顧慮不敢種,吳才英就找了一些村民,流轉700多畝土地試種,當年總産量達到1400噸,每畝收入5000多元。種植的人多了,吳才英開始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社,按照統一採購、統一標準種植和集中銷售的模式運作。縣臺辦、婦聯、農辦等部門還及時組織舉辦“臺灣黃肉姜高産栽培技術”農村婦女科技培訓班,對鄰近15個行政村100余名農戶開展技術培訓。隨後,在農技員幫助下,吳才英帶領社員還在龍岩小池鎮尋找到更適宜臺灣生薑種植的地方,今年成功流轉土地200多畝,引導社員抱團與臺灣食品公司合作,建立了生薑種植基地。

  眼下,在武平縣,像吳才英的種植基地一樣,臺灣農作物已進入春耕關鍵時期。為此,縣臺辦聯合涉農部門組織技術精湛的農技員成立10余支服務小分隊,分組將“農技紅包”送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開展春耕備耕工作。村鎮銀行、農信社等金融部門大力服務農戶,特別對引進臺灣優良品種的種植戶關愛有加,優先安排支農貸款,優先保證春耕生産資金,全力支援支援春耕備耕生産。

  武平縣以發展果蔬、綠茶、綠色生豬養殖等種養産業為重點,加強了對臺農業合作交流,及時邀請臺灣農業專家、技術人員來武平進行實地考察,在引種、技術、農産品貿易等方面緊密合作,並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引進臺灣生薑、臺灣東升南瓜、臺灣金線蓮等臺灣優良品種50多個,全縣有7個鄉鎮、2個行政村分別與臺灣相關鄉鎮、村締結為姊妹鄉鎮(村),已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業合作交流機制。同時,規劃建設面積30萬畝的閩臺農牧合作創業園已成功引進落戶對臺農業産業化項目10多個,並已陸續投放市場。(台灣網武平縣臺辦通訊員 劉文)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