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商業服務業落青島 電子商務政策紅利引熱捧

時間:2013-11-29 15:09   來源:台灣網

第二屆兩岸現代商業服務業合作發展會議現場。(圖片來源:青島市臺辦)

  台灣網11月29日青島消息 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成功簽署大背景下,11月28日,“第二屆兩岸現代商業服務業合作發展會議”在山東青島召開。

  此次會議由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與大陸流通産業促進中心主辦,青島市商務局承辦。集合海峽兩岸商務服務行業、企業和專家學者200多人,圍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後,“城鎮化下兩岸商業服務業合作發展新機遇”主題展開討論。並就“服務貿易研究”、“電子商務領域”、“文化創意領域”三方面的相關合作,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搭建促進兩岸商業服務業繁榮平臺,也帶動了青島與臺灣的合作進一步走向深入。

  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傾斜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此次會議的“大框架”。參會相關學者、企業,皆對簽訂之後的兩岸服務業交流合作進入細節和實質性層面,寄予厚望。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大陸承諾對臺灣開放80項,其中20項超過大陸與香港簽訂的CEPA中給予香港的待遇,臺灣承諾對大陸開放64項,其中28項為目前尚未開放陸資投資的項目。兩岸真正進入到了商業服務合作的實質性階段。

  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特約董事遊瑞德表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訂後,未來和目前正在發展的部分,主要的服務業産值增長是批發零售業、房地産、金融、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主要的服務輸入類別是運輸、旅遊等。

  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傾斜的趨勢非常明顯。記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9月底,大陸已批准40家臺灣金融企業,和211家非金融企業在大陸提供服務,還引進14部臺灣電影,核準9家臺灣會計師事務所職業許可。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高燕表示,這改變了長期以來,兩岸經貿合作以製造業為主,貿易往來以貨物為主的狀況,臺商投資大陸向服務業延伸,服務業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結合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將繼續“擴大對臺灣地區的開放合作”。

  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常務董事卓士昭,則直接列舉青島海鮮、青島啤酒、瑯琊臺白酒等多個青島本土例子。他判斷,服務業是兩岸未來在經濟發展成長、産值提升、就業機會創造的重要新推手,兩岸經貿合作形態,將從單一的製造業投資,逐漸朝向服務業多元化領域發展。

  持股55%電子商務引熱捧

  作為會議三大議題之一,“兩岸電子商務合作展望”成為討論熱點。2013年6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55%股比的簽署意見,成為整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亮點和合作推進的嶄新動力。

  高燕表示,根據《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陸對臺開放政策的一大亮點,就是臺灣電子商務登陸福建設點可以持股55%,這給臺商參與大陸迅猛增長的電子商務市場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有力條件。與此同時,臺灣中華無店面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尚文也透露,目前,在通關和質檢方面,臺灣臺北港已經制定了兩岸海運快遞專區。同時在11月1日,臺灣還公告了海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