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到海南視察調研

時間:2013-11-18 09:02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11月18日海口消息 日前,以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副主任、臺盟中央副主席、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為團長的臺灣省第十二屆全國人大12位代表來瓊視察調研,指出瓊臺全面戰略合作基礎深厚,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瓊臺交流合作領域的逐步深化,將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會上,汪毅夫表示,海南與臺灣有很多相聯繫的地方,應抓住十八屆三中全會開放政策的機遇,加強瓊臺交流合作。瓊臺農業合作和瓊臺少數民族交流開展得很好、很重要,要大力支援。

  海南省副省長何西慶代表海南省政府對視察團的建議表示感謝。他表示,視察團意見建議深刻,對海南的針對性、指導性強,省政府將加大力度研究落實,為進一步深化瓊臺交流合作,促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符躍蘭主持會議。省人大秘書長陳國舜、省政府副秘書長符瓊光、省臺辦主任劉耿、省人大副秘書長李燕以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

  視察團在海口舉行了視察調研反饋會。視察團認為,近年來,海南與臺灣往來日益頻繁,全省先後引進1600多家臺資企業,涉及領域廣泛。2012年來瓊旅遊交流的臺胞近18萬人次,今年上半年,臺灣成為海南第一大入境旅遊客源地,標誌著瓊臺兩地旅遊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瓊臺農業合作具有獨特優越條件,海南先後引進的670多家臺資農業企業和80多類500多個臺灣優良品種,填補了大陸熱帶水果的許多空白,對推動海南傳統農業結構和生産方式轉變做出很大貢獻。瓊臺文化交流日益緊密,少數民族交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品牌,省臺辦先後舉辦了20多次瓊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活動,活動內容精彩生動,感染力強,成效顯著。

  視察團認為,近年來,海南加大瓊臺交流合作機制的建設,保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澄邁瓊臺全面戰略合作基地定位準確,規劃科學,突出瓊臺優勢互補和民族文化特色,對臺灣同胞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視察團建議,海南與臺灣的海島文化與經濟形態相似,互補性強,融合度高,應加大深度合作交流力度,特別是加強人員往來,形成瓊臺戰略合作牢固深厚的人脈紐帶;繼續發揮定居臺胞在聯繫兩岸中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繼續加強瓊臺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加強對媽祖文化的研究和交流,提升海南特色旅遊業的發展,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在瓊期間,視察團先後赴海口、澄邁、瓊海、萬寧、陵水、保亭、三亞等縣市,視察了保亭縣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澄邁縣瓊臺全面戰略合作示範基地、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陵水縣現代農業科技基地和海南國際旅遊島先行試驗區建設情況、三亞旅遊業規劃和發展情況和到訪市縣的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先後聽取了海南省政府和到訪市、縣黨委、人大、政府的情況彙報,與定居和常住海南的臺胞鄉親進行了座談交流。

  省人大秘書長陳國舜、省臺辦主任劉耿全程陪同視察。(台灣網海南省臺辦通訊員 何哲良)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