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于水 臺灣同胞幹細胞跨越海峽救活青島女子

時間:2012-09-27 13:1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9月27日青島消息 9月26日,青島市首例由臺灣同胞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在青島市中心醫院順利實施。有了臺灣同胞捐獻的造血幹細胞,青島市血液病患者欒海燕女士將逐漸康復。

  今年5月份,經常感到頭暈噁心四肢乏力的青島市民欒海燕女士在青島市立醫院查出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也就是白血病前期。要治愈這個病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四次配型失敗,家人一度絕望

  剛開始尋找配型的過程並不順利,從確診患病到最終可以做移植手術,欒女士等待了近四個月,在尋找配型的日子裏,一家人心情也隨著起起落落,備受煎熬。

  患者欒女士丈夫欒先生説:“她兩個妹妹都沒配上,當時是在市立醫院。”

  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玲説:“當來到我們這兒之後,七月份就開始在中華骨髓庫給她尋找配型合適的供者,結果我們先後篩選了兩次都沒有找到。”

  四次配型全部宣告失敗,希望一次次破滅,欒女士一家人一度陷入沮喪和絕望。

  欒先生説:“就覺得眼睜睜看著沒救了,現在我這個家庭就是我在頂著了,我的大孩子是重度弱智,還有個小女兒還小,老母親將近70歲了。”

  臺灣尋配型傳來佳音,供者是40歲男性

  可天無絕人之路,希望一次次破滅,就在一家人幾乎陷入絕望的時候,海峽對岸的臺灣傳來了好消息。7月下旬,市中心醫院向中華骨髓庫申請到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再次尋找配型,沒過多久就傳來了初配成功的消息。

  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玲説:“這個供者是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應該是個身體健康的供者。”

  患者欒女士丈夫欒先生説:“有救了,但是還擔心出現什麼別的意外,要是人家對方不捐了呢。”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切表明欒女士家人的擔心是多餘的。

  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玲説:“結果他很快就同意捐獻骨髓和外周血,都可以,然後又經過供者的高分辨配型,高分辨配型是比較成功的,然後再做一下供者的健康查體,這樣先後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配型的工作。”

  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説:“這個捐贈者非常的祝福這位患者,這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按照保密慣例,臺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並沒有透露供者的更多個人資訊。

  患者欒女士丈夫欒先生説:“要是能見上面,真得感謝,大恩不言謝,也沒法用語言去表達了,臺灣那邊有需要我做配型的話,我想我也會毫不猶豫的。”

  造血幹細胞空運抵青,連夜輸入患者體內

  昨晚近11時,市中心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玲小心翼翼拎著一個箱子走出青島流亭國際機場。這不是一個普通箱子,裏面裝著一名臺灣同胞的造血幹細胞,這是用來救命的,它將輸入血液病患者欒海燕的體內。

  “昨晚8時許,這名臺灣志願者順利捐出了300毫升造血幹細胞,然後儲存在血袋內。”王玲説,考慮到旅途比較遠,時間太長,因此這袋造血幹細胞被裝進特殊箱子內,裏面放置著大量乾冰,溫度可以保持在4℃左右。“原本他們想到臺灣去取造血幹細胞,後來得知西安一家醫院當天也要到臺灣取其他志願者捐獻的幹細胞,因此委託西安的這家醫院幫忙取回。”王玲説,他們昨天一早就在上海等候,晚上7時順利拿到了造血幹細胞,然後連夜飛回青島。

  昨晚11時40分許,臺灣同胞的造血幹細胞運抵醫院後,市中心醫院血液病科專家連夜將造血幹細胞輸入欒海燕體內。

  據悉,截止到目前,向臺灣捐獻幹細胞的內地供者已經有近20例,而臺灣方面由於建立骨髓庫的時間較早,向內地捐獻幹細胞的供者則達到了幾百例。

  血濃于水,兩岸的同胞用這種方式彼此支援鼓勵。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來臨之際,在此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海峽對岸的同胞們。(台灣網青島市臺辦通訊員 王加松)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編輯:李瑞艷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