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海口舉行

時間:2012-07-10 16:4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10日海口消息  7月10日至11日,“第十屆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在海口舉行,主題為“新形勢下的兩岸南海合作”。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南海研究院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為期兩天,50余位兩岸學者、企業高管將圍繞“南海形勢新發展與兩岸合作前景”、“兩岸南海合作項目”、“南海資源開發與保護:兩岸視角”和“兩岸南海法理研究”等議題進行深度探討。

  與會人士認為,近期南海形勢出現新變化,南海地緣政治競爭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長期以來,海峽兩岸學術界在南海問題上開展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兩岸學者應加強在南海問題上的溝通與交流,擴大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共識。兩岸積極穩妥地推進南海務實合作,具有緊迫性和現實可行性。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提出,兩岸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南海合作,如加強兩岸學界在南海科考、資料調查等領域的合作,進行南海深水區的資源調查、海洋環流、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提升兩岸在海洋綜合研究領域的科研實力;進行兩岸南海作業漁民救助合作,可以考慮在太平島、西沙群島、東沙島設立漁民救助機制,利用這些島嶼在地理上分佈較為均勻的優勢,為兩岸漁民提供及時、方便的救助;加強兩岸學界在南海生態環保、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南海水下考古等領域的合作;推進兩岸南海油氣開發勘探與合作;構建臺灣海峽和南海東北區域海域海上溢油事故快速應急反應與合作機制;探討構建兩岸南海事務性工作的溝通聯絡機制等。

  臺灣政治大學教授劉複國表示,南海問題現已成為兩岸戰略性的重要話題。“過去10年,通過論壇兩岸南海學者相互認識,建立起互信;未來10年,希望探討如何擴大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共同點,進一步協調立場,求同存異,進而求同化異。”他建議兩岸學者在南海資源勘探、漁業生産與資源保護、聯合執法等方面,尋找出合作的可行性方案,共襄南海和平穩定大計。

  海峽兩岸南海問題民間學術論壇自2002年創立以來,中國南海研究院與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分別作為兩岸牽頭單位,已在瓊臺兩地輪流主辦了九屆學術研討會。本屆研討會參會人員規格、規模前所未有,預示著兩岸南海問題學術交流與合作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出席研討會。(台灣網海南省臺辦通訊員 何哲良 楊志文)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編輯:郭慶娜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