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北京涉臺視窗  >   京臺情緣

這裡處處是機會(圖)

2021年02月02日 18:08:53  來源:
字號:    

  祖國大陸天地廣闊

  汪國興、洪如欣、曲興元,鄭淑君,來自臺灣的中芯國際技術骨幹和管理層人員。他們簡單地和記者打了招呼,就直接進入交談主題。

  汪國興,中芯國際北京晶圓4C廠廠長,開玩笑説自己是中芯國際的“老人”了。1991年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到臺灣,從事半導體行業,如今在中芯國際已經工作了5個年頭,“2001年上海建廠、2004年北京建廠,我都參與了。”汪國興很是自豪地告訴記者。

  中芯國際作為全球第三大晶片代工廠,員工規模已達8800余人,其中有1100名管理、技術骨幹分別來自海峽兩岸及美國、義大利等19個不同國家。這麼多的海外人才集中在一起,這在一般企業裏還真不多見。

  那麼豐富多元的背景對彼此合作及員工發展有什麼影響?

圖為被採訪的中芯國際臺灣員工。徐 蕾攝

  “員工的發展有多種方式。可以通過學歷,也可以通過工作經驗和能力。中芯國際給了我學習寶貴工作經驗的機會,使我的個人能力得到發展,可以説在這裡處處是機會。”汪國興的一席話讓其他幾位同事頻頻點頭。

  洪如欣,中芯國際生産控制部經理,看起來就像是在校讀書的大學生年輕朝氣。談起中芯國際對他的培養,洪如欣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我本科就讀于臺灣清華大學。畢業後在臺灣工作3年,在中芯國際上海部工作一年,現在中芯國際北京部工作了一年半。工作之餘,我在北京的清華大學攻讀MBA。”

  交談中,記者得知中芯國際在培養人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一方面,企業自己開設培訓課程,每年安排不少於500個課時的課程,內容涉及技術、管理、素質訓練等;另一方面,又與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大學聯合辦學位班,使員工在專業理論方面有系統化的提高。“我很滿意現在生活與工作平衡的狀態。”洪如欣説。

  曲興元,中芯國際北京晶圓4A整合工程部助理處長,曾在其他企業工作10年,後來轉入中芯工作。“我喜歡這兒的人文環境和發展環境,跳槽中芯國際主要考慮的是這裡給員工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最後才是生活上的待遇等問題。”他笑著補充道,“大陸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鐵皮屋”中聞“地震”

  中芯國際在北京和上海建廠之初,都曾經歷“鐵皮屋”時代,剛到北京的臺灣員工半夜聽到大卡車從馬路上經過的隆隆聲,都誤以為是“地震”,很是緊張了一段時間。

  最初的日子,除了住的比較艱苦以外,洗澡條件差讓很多員工苦不堪言。由於設備簡陋,員工們只能拿著臉盆去洗澡,感覺“怪怪的”。洪如欣笑著説:“剛來的時候我還真不習慣,但是有一天我看到老闆張汝京也拿著臉盆去那個簡易的浴室洗澡時,心中的不滿就消失了,更多一份感動。”

  一説到老闆,大家的興致更加高漲,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張汝京回上海,經理派兩輛車去接老闆,其中一輛是為老闆單獨準備的。但是張汝京卻説:“8個人可以坐一輛金盃,為什麼派兩輛車?”

  “老闆有點‘摳門’啊。”記者打趣道。大家笑了:“這樣的故事很多呢。”

  還有一次,張汝京來北京招聘員工,當時幾位工作人員在去彙報工作的路上還想,老闆一定住在特豪華的酒店。結果到了才發現是個三星級賓館,大家吃了一驚,但是更多了一份敬佩。

  “注重細節也是老闆一貫的作風,他巡視夜班時,發現兩台完全相同的機器的儀錶指針位置略有不同,就去詢問技術員,從而督促了我們的技術檢查。”內向的曲興元也忍不住補充道。

  有這樣的老闆身體力行,員工們工作責任感自然十足。而由老闆張汝京親手建立的福利政策更是讓員工們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汪國興説:“我們在大陸工作主要存在醫療問題、孩子教育問題、居住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實際困難,公司建立了員工生活區,還有學校,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醫療待遇也不錯,這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感覺到家庭般的溫暖,安心在中芯、在大陸工作。”

  對現在的生活,大家都十分滿意:北京亦莊廠區交通順暢,物價便宜,孩子有人照顧,生活十分舒適,“這在臺灣卻是很奢侈的事情。”曲興元誇張的表情讓大家忍不住笑了。

  “電燈一閃”的啟示

  “臺灣員工對工作的敬業精神給我的印象很深。”夏鷹,北京人,任職中芯國際公關部。她告訴記者,中芯國際臺灣員工的“專業、嚴謹”是大陸員工比較佩服的。

  正説著,一個小夥子一頭大汗衝了進來。莊忠爾,北京晶圓4A廠擴散工程部經理,“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因為剛才臨時加進設備,剛忙完呢。”莊忠爾笑著説,“這是好事情,進新設備就是公司規模擴大的表現之一。”

  “你看,他多開心,這是真正的以廠為家。”同事們紛紛表揚莊忠爾。莊忠爾憨厚地笑了:“其實很多臺灣員工都養成了一種習慣。車間的‘電燈只要閃一下’,就會想是不是電壓不穩,會不會影響生産,馬上就去檢查。”

  鄭淑君,同樣來自中芯國際生産控制部,她説:“員工個人的發展應該是與公司同步的,要與公司同成長。”按規定員工都有雙休日,但很多員工這兩天都會主動來工作。不僅是由於“責任制”的管理機制,更是來自員工們“愛廠如家”的工作熱情。“員工們每天都堅持‘24小時開機’,隨時做好工作的準備。”鄭女士説。

  談到對公司未來的設想,大家顯得非常興奮。他們毫不吝惜自己對中芯國際的讚美:“潛力無窮”、“這裡讓你可以實現夢想”、“中芯國際一定會做世界第一”。

  “我們有強烈的使命感,”汪國興説,“那就是為中國的半導體産業發展貢獻力量。這一使命感使我們的員工更多地以事業心來對待工作,而不將工作僅視為養家糊口的手段。因為這種使命感,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才能有強烈的凝聚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李婷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