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年風雨路 海峽更論骨肉情

時間:2009-07-02 12:33   來源:SRC-423

——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八十八週年


  近代以來,為了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悲慘命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無數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但直到有了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才真正找到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光明道路。


  再過幾天,中國共産黨即將迎來黨的八十八歲的光輝誕辰。在這八十八年的光輝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艱難困苦中奮起、在艱辛探索中前進,完成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業績。歷史證明,中國共産黨成為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我是臺聯會的一員,我也是一名共産黨員。自從進入臺聯這個大家庭以來,我深刻感受著如沐春風般家的溫暖,並深深地熱愛著這個集體。通過一次次參加臺聯會的各項活動,使我對黨的各項政策尤其對臺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讓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共産黨的英明與偉大、感受著黨對各族人民和臺灣同胞的深情厚意與博大胸懷,更加熱愛偉大的中國共産黨。值此中國共産黨的生日之際,我的心情無比激動,也有著更多的感慨!


  回望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達了祖國人民對臺灣同胞的思念之情,宣佈尊重臺灣現狀,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並建議海峽兩岸實行“三通”,使兩岸關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既是兩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祖國大陸綜合國力迅速增長的結果,更是國家正確的對臺政策的具體體現。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向新華社記者發表談話,就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問題提出了九條方針。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發表了《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就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提出了八項主張,進一步闡明瞭鄧小平關於“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針,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以國家民族大義為重,尊重歷史與現實,既堅持原則又求同存異的公正立場,同時也提出了發展兩岸關係的新建議和新思路。


  三十年來,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根據兩岸關係發展變化的形勢和趨勢,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個與時俱進、靈活務實的對臺政策體系。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從依法維護來大陸投資的臺灣同胞的合法權益,到惠及臺胞的具體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臺灣經濟的進程,從而推動了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共産黨的促進和海峽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兩岸大“三通”已全面啟動,這是兩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掀開了中華民族歷史濃墨重彩的一頁。兩岸同胞多年的夢想終於成真。在祖國大陸對臺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兩岸經貿文化交流頻繁,政治交流也從隔絕走向協商,兩岸交流也由原來的“間接、單向、民間”轉變為“直接、雙向、半官方”的根本性的變化。至此,兩岸同胞的感情更加融洽,利益更加融合,兩岸關係必將迎來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


  八十八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共産黨歷經磨難而不衰、千錘百煉更堅強。如今,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向未來,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一定會繼續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光輝業績。(《阜陽對臺工作》特約撰稿 作者係:臺胞代表、市政協委員、穎泉區農行副行長 呂艷玲)

分享到:
編輯:許雯

相關新聞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