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中的關鍵一戰

2017年04月11日 14:46:18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是興黨興國之舉,是黨心民心所向

  縱觀古今中外,腐敗是人類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頑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當前中國反腐敗鬥爭所面臨的現實環境更為複雜。毋庸諱言,時間回溯四年多,到黨的十八大前,腐敗問題已累積到相當複雜、相當嚴峻的程度,成為我們黨所面臨的最大風險和最嚴峻挑戰之一。人民痛恨腐敗、盼望懲治腐敗,如果再不厲行反腐,我們黨就可能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援與擁護。所以有人説,反腐敗鬥爭是十八大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必須要打”、而且“絕對輸不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然而,也有很多人曾表示擔憂,就像此前坊間“不反腐要亡黨,真反腐要亡國”的説法一樣,腐敗問題無疑已經成為一枚威脅、危害巨大的“定時炸彈”,如果不反腐,這顆“炸彈”時刻可能會引爆,不僅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將危及黨的執政基礎;如果厲行反腐,則不僅需要堅強的毅力和決心,而且還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否則腐敗病灶不僅不能清除,還將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甚至不利於黨內團結和政治穩定。解決這一問題的難度極大、風險極高,黨中央能做到嗎?能掌控嗎?毋庸諱言,反腐敗鬥爭之初,許多人心裏是打了問號的。

  面對一系列的期待、擔憂和質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非凡的智慧、膽識和氣魄,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佈局,開展了氣勢磅薄、雷霆萬鈞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懲治貪腐分子的人數之多、級別之高、行動之密集、涉及領域之寬、挖掘問題之深,在中國乃至世界反腐敗史上都是罕見的。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回過頭看這幾年的反腐敗工作,很多人不禁感嘆:如果沒有十八大以來的強力反腐,無法想像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將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危險境地!

  對於這一階段的反腐敗鬥爭,廣大社會公眾有哪些切身感受,如何評價,又有哪些建議?全面客觀掌握廣大公眾、社會各界對相關問題的觀點、看法、態度,既能給這一階段反腐敗工作的客觀分析、歷史性評價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進一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重要參考。2017年2月23日到3月16日,我們通過紙質問卷調查、電子問卷推送、深度訪談等多種形式,面向全國社會公眾和各領域專家學者等進行了大型問卷調查和訪談,重點考察社會各界對這一階段反腐敗鬥爭的基本態度、看法和評價,深入掌握社會各界的相關認知、情感和態度傾向,進一步發現社會各界對反腐敗鬥爭的更多盼望和期待。

  人民論壇調查結果證明,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是興黨興國之舉、黨心民心所向;十八大以來的強力反腐,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共産黨突出的政治優勢和出色的執政能力;深入開展的反腐敗鬥爭,不僅具有凈化政治生態、夯實黨的執政基礎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

  85.7%的受訪公眾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表示滿意,公眾普遍認為,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産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凝聚全黨全國人民意志,以非凡的智慧、膽識、氣魄厲行反腐,形成了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態勢。當問及“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工作的成效,您總體上如何評價”時,本次調查顯示,85.7%的受訪公眾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表示滿意。

  公眾普遍認為,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産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要求。受訪專家表示,這一階段的反腐敗鬥爭,在當前關鍵時間節點,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全局意義。只有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才能夯實改革發展成就,從根本上打破“歷史週期律”,才能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調查結果顯示,71.9%的受訪公眾認同“越是大國崛起的關鍵期,越要加強反腐敗工作”。有專家表示,面對各領域改革發展的繁重艱巨任務,有效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需要超越傳統的發展思路和模式,不斷推進反腐敗工作,使約束權力運作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在更深層次上掃除改革障礙,避免改革成果淪為既得利益群體的“自助餐”,進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本次調查顯示,71.7%的受訪公眾認為“越是改革深化期,越要加強反腐敗工作”。

  此外,調查還顯示,有61.3%的受訪公眾認為“越是社會快速變革期,越易滋生腐敗問題”。有專家表示,從中國反腐敗鬥爭面臨的現實環境看,當代中國正進行著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社會發展階段不同,腐敗的發展態勢不同,反腐敗鬥爭的特點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各種規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規尚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社會轉型也會使人們在意識上出現不同的認識。因此,轉型期往往也是腐敗易發多發的時期。國際上的經驗也表明,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特別是經濟起飛時期,社會上的腐敗問題會明顯增多。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被歷史淘汰”。本次調查顯示,71.0%的受訪公眾表示“反腐在任何時期、任何國家都是必須的”。

  對於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工作取得的成果,受訪公眾最突出的三個感受分別是:“改善了社會風氣”、“凈化了政治生態”、“改善了幹群關係”

  當問及“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鬥爭成果,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時,調查顯示,公眾感受最強烈的三項分別為:“改善了社會風氣”(71.7%)、“凈化了政治生態”(68.0%)、“改善了幹群關係”(57.5%)(參見圖1)。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