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政府工作報告“亮點”背後有“看點”

2017年03月16日 08:42:03  來源:央視網
字號:    

1

  作者:王小廣(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研究員)

  每年兩會,人們最關注政府工作報告講了什麼,有什麼新動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篇幅與去年相當,不到2萬字。筆者看來,與前幾年相比,它不著力於出新提法,新概念,更多的是對過去幾年工作的總結,把實踐證明好的東西鞏固住,繼續紮實做下去,強調“抓鐵留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以下五個亮點值得關注。

  一是突出抓經濟工作的兩條主線。兩個重大決策,即“五大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都貫穿于政府經濟工作之中。“五大發展理念”在九大重點工作中都有體現,每個發展理念都佔重點工作的一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則體現在四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上,如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為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最緊迫、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排序上明顯靠前。它強調的是改革的引領作用和關鍵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發展動能,中國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邁向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是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評價政府工作績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分強調這一點,在民生、生態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如去産能工作,要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上,要讓人們在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在生態環境保護治理上,要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在健康中國和文化建設中,把好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的每一道關,使更多人享受運動快樂、擁有健康體魄等等。

  三是在宏觀經濟管理上更加重視就業。穩增長主要是穩就業,穩就業是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的底線,這一觀念是一貫的,可以説已經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的重要理念。今年我國面臨的就業壓力依然較大,主要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數量又創新高,還有大量的結構調整需要分離人員的再就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城鎮新增就業目標提高100萬人,這既顯示了中國政府對新形勢下保持就業穩定的自信,也是對現實就業壓力的積極回應。同時,去年積極的就業政策強調的是創業帶動就業,今年則強調培訓和鼓勵彈性就業和新興就業。

  四是把“穩中求進”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和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穩中求進,就是指在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的基礎上,積極有為,在結構優化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重大突破。今年經濟發展要“穩字當頭”,突出“保底線”,特別是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

  五是強調對可能出現的更加複雜嚴峻的局面要有充分準備。我國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頭,挑戰和機遇並存,許多挑戰前所未有,必須未雨綢繆,積極應對。針對國內外多重挑戰和風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做好應對複雜嚴峻局面的準備,這一點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上將更加明顯。主要經濟體政策走向及外溢效應變數較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大,對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形成新的挑戰。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