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要聞

人民日報評論員:走好協同發展的新路

2017年02月20日 11:34:4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發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動員令。3年來,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快車道全速推進,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首都經濟圈揚帆起航,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新路在探索中不斷向前。

  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一小時交通圈,引人注目;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穩步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協同創新共同體正在形成……聚焦“一張圖”、展開“一盤棋”,實現共振、尋求共贏,三省市從地相接到人相親,協同發展規劃體系基本形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推進,改革呈現人熟、事暢、心齊的新氣象。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京津冀協同發展,首先是發展理念的協同。三年來,京津冀各級領導幹部同心協力,著力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體現了發展理念上的高度一致。京津冀區域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也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以系統思維在大視野、大思路、大格局下推進,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參與國際合作、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京津冀協同發展正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新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

  協同發展,要在具體行動中落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既需久久為功,更需“一錘接著一錘敲”。制定《關於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推進機制工作方案》,建立三省市常務副省(市)長定期會晤、京津冀協同辦主任聯席會議等制度化協調機制,確保了三省市資訊互通、步調協調、行動統一。一批專項規劃、重大政策、重點項目、重要事項落地見效,體制改革、創新驅動和試點示範深入開展,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打造……正是在狠抓落實中,京津冀一體化的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讓群眾共用發展成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三年來,京津冀地區努力推動更加有序的要素流動、更加優化的資源配置,讓協同發展釋放出巨大的民生紅利。交通越來越便捷,三地“串門”更方便;公共服務破壁壘,異地就醫、合作辦學越來越多;“大城市病”在好轉,向著更多藍天的目標一起發力……在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事關群眾感受的改革領域,協同發展激發出巨大潛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更強幸福感。

  從頂層設計到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畫筆,正在描繪出美好明天。未來,京津冀地區需要更加緊密地攜起手來,在協同發展中推進改革大業,共同書寫京津冀三地的發展新篇。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