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習近平京津冀一體化解碼

2017年03月02日 09:10:35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京津冀協同發展問題,多次就這一問題作出重要指示。下面,中國日報網就通過幾個數字為您解碼習近平關於京津冀一體化的論述。

  三個“1”

  【地域一體、文化一脈】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來有1億多,土地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一條新路子】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目標要明確,通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種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的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時強調

  【一體化】

  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産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要加快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

  兩個“3”

  【三地功能定位】

  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産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三個重點領域】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和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專家諮詢委員會充分發揮作用,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務實推進重點工作,交通、生態、産業3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取得重要進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京津冀良性互動取得成效,協同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

  一個“4”

  【四個立足】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産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産業佈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一個“7”

  【七個著力】

  一是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産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

  二是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

  三是要著力加快推進産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産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産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産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

  四是要著力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準,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準。

  五是要著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啟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

  六是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路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路。

  七是要著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産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