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嚴格組織生活悄然影響中共黨員

2017年02月28日 13:39: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陳飛每月都要在單位參加一次黨支部民主生活會,這個已經規範起來、形成慣例的會議,讓他對“中共黨員”這個身份有了更深的思考。

  陳飛的情況不是個案。去年以來,許多中共基層黨員都有類似的感受,組織活動多了、學習彙報材料多了……從形式到內容都在強化普通黨員的權利、責任與義務意識。

  2013年中共黨員人數首次突破8600萬名,2015年中共黨員人數突破8800萬名。在各類思想活躍、資訊資訊海量的時代,如何凝聚黨心、人心,讓黨員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成為擺在執政黨面前的突出問題。“黨的領導弱化”、“基層黨組織不健全”、“黨建工作薄弱”、“組織生活不規範”多次出現在中央紀委巡視報告中。

  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韓振峰説:“不要小看基層組織不健全、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小問題’,形式上的弱化會帶來身份認同的模糊,讓人忘記黨員的基本要求,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理想信念缺失,也不利於中央權威、令行禁止等黨內規範的貫徹執行。”

  2013年,中共開始在全黨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6年年初,“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進一步在全體黨員中開展,更加強調對基層黨員、基層黨組織的重視和教育。2016年10月27日,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曾指出,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活庸俗化、隨意化、平淡化現象還大量存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缺乏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的勇氣,這既害自己又耽誤同志,最終傷害的是黨的事業。

  伴隨著組織生活的規範,中央政策文件開始從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走進普通黨員的心中。“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大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種危險”(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特殊表述在中共基層組織民主生活會中頻繁出現,廣大黨員開始重新思考這些問題與自己的關聯。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認為,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集中解決好突出問題,結合工作談認識、結合問題談要求、結合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不讓“三會一課”(指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流於形式。

  很多人發現,通過“三會一課”,不僅看到了別人眼中的自己,也密切了同事間的感情,這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庸俗好人主義和溜須拍馬假大空的學習體會要好很多。

  “當然,現在很多基層民主生活會開得有問題,在農村基層黨組織中尤其如此。理論水準達不到,有的甚至讓人員到齊都不容易。”韓振峰説,有的奉行好人主義,有的缺乏思想交鋒,這些都是組織生活不健全的表現。對於如何過好組織生活,還要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探索。

  郝立新表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嚴明感,還需要運用多種與時俱進的方式,不僅僅是黨會,還有展覽、電影、社會實踐等,希望能一直堅持下去,真正對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産生積極影響。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