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95載輝煌】在堅持紅色傳承中做合格黨員

2016年06月24日 11:33: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95載輝煌】在堅持紅色傳承中做合格黨員——寫在中國共産黨建黨95週年之際  

  形成于中華民族危機與艱苦卓絕環境中的紅色資源,蘊涵著無數共産黨人高尚的情操,留下了共産黨人英勇拼搏、不怕犧牲、艱苦奮鬥、樂於奉獻的偉大品格,成為了我們共産黨人的寶貴精神財富,為今天黨員教育和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示範內容。

  在建黨95週年之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正在全黨上下紮實開展,廣大黨員就應自覺加強黨史和先輩先進事跡的學習,學好黨史知識,重溫紅色經典,講好紅色故事,傳遞紅色力量,展現紅色風采,以實際行動擦亮共産黨員“第一身份”,在傳承紅色精神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學習黨史中堅定信念。 回首中國共産黨的光輝歷程,95年的艱苦奮鬥,譜寫的是一部恢弘的史詩,鑄就的是一座不朽的豐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闢了正確道路。學習黨史、銘記黨史,傳承紅色精神的方式方法很多。可以開展黨史讀物的自學,可以去瞻仰革命聖地、革命遺址,以不同形式加強黨史學習,在學習中銘記黨史、銘記黨恩,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在中共“一大”會址,看著青色磚瓦和烏漆的大門、質樸厚重的拱形石雕門框,走在栽滿梧桐的望志路上,可以感受到來自歷史的信念和激情,體會到黨的偉大,深知“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走進井岡山,走在毛澤東、朱德足跡的“紅軍挑糧小道”上,可以感受到“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深邃精神;走進革命聖地延安,可以感受到敢於直面困難挑戰的“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每一處革命聖地好比一面越磨越亮的寶鏡,屢經考驗,歷久彌新,激勵我們去傳承和發揚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在新形勢下,面對改革、發展與穩定的繁重任務,黨員幹部更加需要加強黨史的學習,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承擔起執政為民、造福一方的歷史重任,把學習黨史作為堅定理想信念的過程,作為根植紅色基因的過程,作為凝心聚力推動發展的過程。

  在學習榜樣中汲取力量。95年來,無數共産黨員之所以在兇惡的敵人面前大義凜然、無所畏懼,在艱難險阻面前,義無反顧、無往不勝,方志敏、劉志丹、黃公略、左權、楊靖宇、趙一曼等烈士,就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優秀共産黨員,他們胸懷著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具有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雷鋒、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和“當代雷鋒”郭明義、“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龔全珍、“新時期基層黨員幹部優秀代表”柴生芳……他們的故事平凡中蘊含著偉大,他們的精神展現著奮發向上的力量。90多年的歷史中,無數共産黨人不惜流血犧牲,在生死考驗面前之所以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樣力量、高尚人格,是優良傳統的人格化身,是紅色基因的鮮活體現。作為黨員,就要以榜樣為鏡,“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堅定理想信念,真正使自己的思想、行動符合合格黨員的標準。要將“百姓”二字、“人民”二字放在首位,不斷提高自身的黨性修養,永遠保持黨員先進性,讓黨章、黨紀變成自己做事的標桿,讓人民的希望與信任變成自己工作的推動力,做黨組織的“放心人”。

  在踐行宗旨中服務群眾。中國共産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且是唯一宗旨,並在黨的七大上寫進黨章“總綱”和“黨員應盡的義務”中。之後歷次黨的代表大會,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莊嚴地載入黨章。黨的宗旨是黨的傳家寶,是黨生存發展的生命線,也是黨抵禦風浪的基石,更是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也涌現出了無數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典範。無論是在蘭考475天的工作,還是42年的短暫生命,焦裕祿同志為我們樹起一座高山仰止的巍峨豐碑,凝聚成至今仍然熠熠生輝的焦裕祿精神—捨己為民的公僕情懷,探求就裏的求實作風,迎難而上的奮鬥精神,樸素廉潔的道德情操;時代楷模朱彥夫是山東省沂源縣村黨支部書記,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主動放棄榮軍休養所的特護待遇,回到家鄉山東省沂源縣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長達25年,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先進村。他説 ,“拼還是不拼,幹還是不幹,效果不一樣,境界更不一樣”。作為黨員,就要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將手中的權力化為解決群眾困難、服務群眾發展的“武器”,扎紮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破除不思進取、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開拓創新,務求實效,創造出人民群眾滿意的業績。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