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緊淘汰落後産能 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時間:2011-12-16 15:08   來源:新華網

  臨近年底,中國領導層在本週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並堅持建設性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和合作。

  目前,中國地方省份正發力推進工作,督促企業淘汰落後産能。

  在江西,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後産能任務的地方,政府將嚴格控制財政支援的投資項目,暫停對該地方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的核準、審批和備案;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生産許可證和安全生産許可證;對虛假淘汰行為,依法追究企業負責人和地方政府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在經濟強省廣東,省政府分別與各地級以上市政府簽訂了未來5年節能目標責任書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責任書。代省長朱小丹説,“十二五”期間,廣東要堅持以結構調整促進節能減排,進一步健全節能減排相關制度標準,加大重污染行業等落後産能淘汰力度,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暫停項目環評、供地、核準和審批。

  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牽頭的淘汰落後産能部際協調小組于上周召開第三次會議,部長苗圩指出,近年來,得益於各部門的努力、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及工作協調機制初步建立,淘汰落後産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國在“十一五”時期提出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政府數據顯示,全國單位GDP能耗在此期間降低了19.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4.29%和12.45%,基本實現了確定的約束性目標,扭轉了“十五”後期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上升的趨勢。

  此外,工信部上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淘汰落後産能目標任務全面超額完成。2010年淘汰落後産能煉鐵4100萬噸、煉鋼1186萬噸、水泥14031萬噸,此外還淘汰電力落後産能1690萬千瓦,涉及企業225戶;煤炭落後産能2.31億噸,關閉小煤礦2173處。

  全球最大的水泥生産商中國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日在成都成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掀開了西南地區水泥市場大規模聯合重組的序幕。按照規劃,中國建材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重組整合超過100家企業,在雲、貴、川、渝三省一市實現水泥産能超過1億噸,佔西南區域20%-25%市場份額的目標。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表示,整合存量,減量發展,提高集中度,是中國水泥行業發展的內在訴求與發展趨勢。西南地區水泥市場面臨産能絕對過剩、集中度低和無序競爭的問題,正是水泥行業進行大規模聯合重組的戰略性區域。據不完全統計,西南地區基本上沒有大的水泥公司,區域內産能超過1千萬噸的企業不超過5家。

  在2006-2010期間,中國水泥工業共淘汰3.4億噸落後産能。政府在未來5年內設定了淘汰2.5億噸落後産能的目標。

  根據國務院今年印發的有關節能減排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案,中國力爭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同時全國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

  在上周的部際節能減排小組會議上,苗圩表示,“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後産能工作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淘汰落後産能任務仍很艱巨。他此前透露,今年前三季度,由於高耗能行業增長較快,能源消費量大幅上升,工業領域並未完成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耗目標。他説,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只下降2.56%,與全年下降4%的目標差距還很大。

  面對嚴峻的節能形勢,山東省近期將部分高耗能企業列入重點調控的“黑名單”。目前,全省已有288戶企業被列入實施預警調控名單,其中對40戶高能耗、高排放企業採取了限産、停産措施。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要求,將從嚴控制産能過剩行業和高耗能行業的用能用電,堅決停止不符合産業政策以及違規開工的項目。此外,全省還要儘快公佈一批實施懲罰性和差別化用電企業名單。(記者朱紹斌 牟旭 參與記者:呂福明,林艷興,王攀,張桂林)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