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面對“碰頭”不碰頭

時間:2011-12-27 07:4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系列的“碰頭”,給中國經濟平穩運作帶來了不確定性。經濟增速放緩與世界經濟放緩碰頭;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放緩碰頭;短期風險與長期風險碰頭……面對諸多“碰頭”帶來的風險,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就要堅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中求進,統籌協調,化解矛盾,趨利避害,避免大起大落。

  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碰頭,必須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

  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持續放緩,在國內國際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前三季度我國實現國內生産總值3206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4%,經濟增速環比持續放緩。同時,世界經濟增長也在放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2年全球經濟也將增長4.0%,較6月份的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

  中國與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碰頭,會不會使中國經濟硬著陸?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説,世界經濟增長衰退削弱了中國的外部需求,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力不斷增強,經濟平穩增長的格局不會改變。從固定資産投資來看,一季度同比增長25%,上半年是25.6%,前三季度是2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長16.3%,二季度增長17.2%,三季度增長17.3%。

  當前的經濟增速放緩,符合宏觀調控預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説,經濟增速放緩,是宏觀調控的結果,帶動總需求降低,給穩定物價總水準創造了條件。

  但是,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在加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明年統籌處理速度、結構、物價三者關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彭文生説,中國經濟明年會保持一個合理的增速水準,從經濟增長基本面看,中國不會硬著陸。

  雖然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放緩碰頭,但穩定物價仍不能放鬆

  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2%,創14個月來新低。與此同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鐵礦石、銅、石油包括貴金屬黃金價格都在波動中悄然下行,以波羅的海指數為標誌的國際航運服務價格也在下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抑制了輸入性通脹預期,為我國物價平穩運作創造了外部條件。

  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放緩碰頭,並不意味著穩定物價可以放鬆。

  首先是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食品價格將來會不會再次成為通脹的推高因素值得關注。目前三類産品價格容易上漲,一是勞動生産率增長較慢的農産品,二是房地産等不可通過貿易調節的産品,三是資源類産品。

  其次,物價拐點雖現,但物價總體上還處在偏高的水準。今年7月份時CPI同比漲幅創年度新高,為6.5%。雖然後來的幾個月裏,物價漲幅持續小幅回落,但物價水準還處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另外,充裕的國際流動性將可能抬高大宗商品價格水準。儘管目前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總需求收縮,短期內促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但是,計劃中的挽救歐債危機的2萬億歐元的流動性,以及美國可能推行的QE3(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將會大大刺激總需求,帶來大宗商品價格的推升,從而對中國構成輸入性通脹預期。

  再次,形成通脹的貨幣基礎條件依然存在。由於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今年我國的貨幣供應量處在宏觀調控的區間內,為抑制通脹創造了貨幣條件。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82.55萬億元。彭文生説,短期看,貨幣條件穩中偏緊。而從一段時期來看,流動性相對充裕的狀況並沒有根本改變,82.55萬億元的流動性,相對於我國GDP規模來説,怎麼看,都是比較充裕的。

  明年仍要把保持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放在宏觀調控的突出位置,絲毫不能放鬆。

  短期風險與長期風險碰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在面臨諸多外部風險的同時,中國經濟內部也存在一定風險。彭文生説,短期看,經濟運作的風險主要來自樓市、地方債。

  樓市風險在於樓市運作出現大的起落。宏觀政策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我國房地産市場的運作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首先是房地産投資趨向合理,1—9月份,房地産的開發投資增長是32%,比1—8月份回落了1.2個百分點。其次是房地産投資性的需求,特別是投機性的需求得到遏制。11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7%,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1.2%。再次是房地産的價格出現了鬆動,房地産前期價格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明顯遏制。10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有34個,持平的有20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微博)説,預防樓市風險,避免樓市運作出現大的起落,必須堅持樓市調控不動搖,堅決遏制投機性、投資性購房需求,提高房地産市場需求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地方債務風險一定程度存在。目前全國地方債規模達到10.7萬億元。雖然,地方債佔GDP比重不高,但是,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準不均衡,債務管理能力和風險抵禦水準不一,地方債平臺運營風險一定程度上存在。

  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將長期存在。彭文生表示,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風險,必須看到過度依賴投資增長的方式不可持續,過度依賴刺激性政策不可持續,過度依賴充裕流動性不可持續。

  無論是解決短期風險問題,還是解決長期風險問題,都必須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穩中求進。明年,註定是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