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購”“降速”到“誠信”“跑路”—— 流行詞背後的財經2011

時間:2011-12-07 11:05   來源:新華網

  在限購政策的影響下,2011年中國樓市的成交量逐月下跌,堅挺的房價也在不斷萎縮的成交量面前開始鬆動,調控的效果開始顯現。資料圖:這是海南瓊海市一處正在施工的樓盤(11月19日攝)。新華社發(蒙鐘德 攝)

  從“限購”“降速”到“誠信”“跑路”——流行詞背後的財經2011

  2011年,一系列財經流行詞引人關注。從“限購”到“降速”,從“誠信”到“跑路”,從價格猛跌的“失蒜”,到遭遇“空軍”圍剿的中國概念股……一個個形象而又新鮮的名詞背後,是2011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大事小情。

  “限購”下的中國房地産

  1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從八個方面對房地産市場進行全面調控,明確“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從嚴制定和執行住房限購措施”。雖然不是首次提出,但“國八條”當中的“限購”力度之強、範圍之廣足以對國內房地産市場形成巨大的衝擊。

  除了力度空前的“限購”政策,在年初的“國八條”中,還包括首次提出各城市要合理確定新建住房的價格控制目標,並再次提高信貸門檻,加大對投資、投機性購房的抑制。以“限購”為龍頭,“限價”“限貸”相輔相成的三項殺手锏成為貫穿全年的房地産調控基調。

  隨著政策的逐漸落地,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加入“限購”的行列,截至發稿時,國內已經有48個城市出臺了不同程度的限購政策。“限購”成為2011年房地産調控的關鍵詞。

  在限購政策的影響下,2011年中國樓市的成交量逐月下跌,堅挺的房價也在不斷萎縮的成交量面前開始鬆動,調控的效果開始顯現。

  “降速”後的中國宏觀經濟

  “降速”二字在2011年的流行首先體現在備受關注的中國高速鐵路運作速度上。723甬溫線特大事故後不到一個月,8月16日零時,中國的高速鐵路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作圖,調減部分線路的列車運作速度,相應票價也下浮5%左右。

  與高鐵的降速相比,中國宏觀經濟的降速則更加引人關注。在年初公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當中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為7%,全面下調的GDP增長目標也為2011年的宏觀調控定了調。

  這一“降速”在2011年體現充分,從一季度的9.7%,到二季度的9.5%,再到三季度的9.1%。“經濟增速放緩正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經濟平穩回調説明經濟增長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但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仍顯不足,結構調整將有利於經濟可持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説。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