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宏觀經濟十大猜想

時間:2011-12-16 09: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1、GDP——增速創十年新低

  受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全年GDP同比增速預計在8%-9%之間,或創2002年以來的新低。但在投資結構改善、外貿順差減小、消費穩中趨旺等因素帶動下,我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正在鞏固,新一輪經濟上升週期進一步孕育。

  明年的經濟增長將主要由內需拉動。固定資産投資方面,明年房地産、基建等投資增速可能有所放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拉低總體投資速度。同時,製造業尤其是新興産業、農田水利、西部開發等領域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這有利於改善投資和經濟結構。總體來看,“十二五”時期,各地的投資熱情仍然很高,投資增長的迴旋餘地很大。消費增長局面將較為穩定,在房地産調控以及部分城市汽車限購等政策的影響下,今年的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這也積蓄了消費潛力。如果明年有政策適當引導,消費實際增速可能快於今年。2012年,消費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首要拉動力。

  2、物價——全年上漲3%-4%

  與前兩年相比,明年我國的物價穩定存在不少有利因素。首先,經濟景氣度的下行有利於抑制需求型通脹,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其次,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如果出現明顯上漲,需要寬鬆流動性和經濟需求的雙重推動,短期來看世界經濟不具備這一條件。這意味著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暫時放緩。再次,目前豬肉、糧食等重要食品供給較為充足,居住類價格在房地産調控的影響下漲幅趨穩,國內新的物價上漲“推手”並不明顯。

  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預計明年CPI漲幅在3%-4%之間,比今年明顯回落。但在勞動力成本上升、油氣電等資源産品價格改革等因素帶動下,當前我國通脹水準的“底部”可能已經抬高。“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除非出現經濟明顯下降導致短期的通縮風險之外,我國將長期面臨一定的通脹威脅。

  3、外貿——進出口增長20%左右

  明年上半年,進出口將延續今年下滑的態勢,繼續出現回落。下半年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潛在不利因素基本被市場消化,全球經濟再次步入緩慢增長復蘇通道,進出口將重回較快增長軌道。預計明年上半年進出口增速在15%左右,下半年保持在20%-25%,全年將在20%左右。

  明年外貿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更加複雜,新問題和新挑戰將繼續出現,保持外貿平穩較快增長的難度較大。從國內來看,明年國內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壓力仍較大。勞動力供求的結構性短缺成為常態,工資上漲不可逆轉。從國際來看,各國對全球貿易市場的爭奪加劇,保護主義升溫。海外主要經濟體可能復蘇乏力,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得到根治,全球可能面臨無序性的宏觀政策,侵蝕全球經濟復蘇基礎。

  4、流動性——新增信貸8萬億元

  明年信貸投放可能達到8萬億元左右。貨幣供應量M2增幅往往在名義GDP之上加上2個百分點,假設明年GDP增速保持在8.5%的水準,CPI漲幅在3.4%左右,則M2增幅約為14%,由此可推算出2012年新增貸款在8萬億元左右。

  從草根調研的情況看,目前企業貸款需求依然旺盛,由於銀行信貸受到額度管理,企業往往需要排隊等候資金下撥。企業普遍希望央行能適當放鬆信貸調控,以獲得較多的金融資源。而央行下調存準率,已顯示貨幣當局開始釋放積極信號。明年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利率均存在下調的空間,信貸市場有望更加寬鬆。

  此外,今年監管機構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房地産企業貸款管控非常嚴格,導致兩方面信貸總量均在下降。而明年信貸調控可能適當放鬆,項目續建資金、保障房資金都可能成為未來信貸投放的突破口。“三農”、中小企業等也將成為信貸定向寬鬆的重要領域。

  5、房價——先跌後穩

  明年房地産調控將力促房價合理回歸。這意味著房價明顯反彈的可能性不大,但下半年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政策微調。從相關部門的表態來看,抑制投機將成為房地産行業的一項中長期目標。在房産稅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資訊系統基本建成之前,一線城市的樓市限購政策不會輕易退出。明年全國總體房價將繼續向合理水準回歸。尤其是在上半年,隨著商品房庫存水準繼續上升,開發商“以價換量”的行為將有所增加,屆時全國房價同比漲幅可能出現負增長,部分城市房價調整幅度將超過2008年。

  明年年中以後,在調控效果明顯顯現的基礎上,少數城市可能對房地産政策進行微調。同時,較長時間積累的剛需購房需求也將逐步釋放,屆時樓市成交將有所反彈,房價有望趨於穩定。

  6、匯率——升值幅度在3%以內

  今年以來至11月末,人民幣升值幅度逾4%。人民幣匯率正向均衡匯率邁進。明年人民幣升值步伐將放緩,預計升值幅度在3%以內。

  貿易順差收窄將減緩人民幣升值壓力。201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復蘇不確定性增加。歐元區技術性衰退難以避免,歐洲經濟疲軟將拖累中國出口下行。美國復蘇勢頭略有回升,但房地産市場低迷、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缺失等問題仍無明顯改善。發達國家消費市場萎縮將對我國出口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此外,跨境資本流動的加劇也可能對人民幣匯率帶來一定衝擊。歐洲金融機構普遍面臨補充資本金的要求,這需要歐洲銀行業回抽全球資金,由此引發的國際資本波動將加劇。美元若持續走強,將導致資金撤離高風險的新興市場,風險資産包括新興市場貨幣有貶值壓力。

  儘管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但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依然是全球資金的最佳投資地。從長期看,資本流入趨勢不會改變。同時,由於中國出口産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實力,整體而言,明年我國仍將出現貿易順差。

  7、貨幣政策——至少降準三次 有可能降息

  未來貨幣政策可能有所放鬆,如果通脹水準進一步降低,明年不排除降息可能,二季度開始,降息壓力加大。

  最近一次加息週期始於2010年10月,當時CPI為4.4%。回顧歷次加息和降息週期,央行都是在CPI上升和下降趨勢明確後,才作出加息和減息的動作。當CPI出現趨穩態勢時,央行會進入觀望期。2011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4.2%,為年內低點。未來物價下行的趨勢較為明顯。

  明年二季度開始,央行或面臨較大的降息壓力。央行的利率政策不僅要考慮CPI漲幅情況,還要考慮利率政策對投資、消費和出口以及資本流動的影響,但利率決策的主要目的還是將利率調整到與投資回報率基本一致的中性利率水準。明年,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投資回報率也將下滑。考慮到今年的宏觀調控使企業融資成本大幅提高,一旦融資成本高過企業投資回報率,央行將可能採取降息行動。另一方面,未來物價走勢仍有不確定性,物價穩定的基礎還不牢固。同時,當前實際利率依然為負。因此,央行在降息問題上必將慎之又慎。

  今年11月30日,央行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之後,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仍處在21%的歷史次高位。明年預計新增外匯佔款將進一步萎縮,為了對商業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央行勢必要降低準備金率來應對。預計全年央行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3-4次,明年下調的第一個時點可能在1月。

  9、歐債危機——歐元區邁向財政聯盟

  2011年,肆虐兩年有餘的歐債危機持續惡化、蔓延升級,成為擾動全球金融市場並威脅經濟復蘇的頭號“殺手”。2012年,在德國、法國等核心成員國的大力倡導下,歐元區或在經歷痛苦的改革、整合和博弈後,向著財政統一、經濟融合的大方向邁進。在此過程中,歐元區將向更加精英化的方向發展。

  一方面,12月歐盟峰會達成折中版財政新規,26個成員國有望締結政府間條約,強化財政紀律。此舉為歐元區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即統一財政政策,加強經濟融合。這是歐元區取得的重大進步,也是根治歐元貨幣體系與生俱來的弊病、徹底解決歐債危機的唯一選擇。然而,統一財政工作複雜浩繁,將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進程。2012年,歐盟各國還將就此進行更多博弈,但歐元區核心成員國謀求統一財政聯盟的立場難以撼動。

  另一方面,歐債危機徹底改變了市場對主權債券是無風險資産的認知。希臘等歐元區週邊成員國,對內被嚴苛的財政緊縮扼緊咽喉,對外背負鉅額債務,經濟前景黯淡。少數歐元區週邊成員國實已難覓“起死回生”靈藥,與核心成員國經濟實力的差距日益擴大,難以跟上歐元區整體發展的步伐,或將退出歐元區。而歐元區在統一財政政策的同時,也必將嚴格規範加入歐元區的條件,強化對違反財政紀律成員國的懲罰措施。

  10、貨幣戰——硝煙再起

  2010年以來的情況表明,在全球經濟“雙軌復蘇”背景下,發達經濟體的“大把撒錢”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匯率戰”的“發令槍”。而在2012年,歐央行實施量化寬鬆的可能性很大。

  一方面,歐元區經濟在歐債危機的衝擊下明年陷入輕度衰退幾無懸念,而歐元區“問題”經濟體則正在加緊制訂及落實財政整頓計劃,這將迫使歐洲央行成為履行“輸血”職責的最大“熱門”;另一方面,雖然英國在本輪金融危機中兩次實施量化寬鬆均未引發市場關注,但考慮到歐債危機目前的深度和廣度,一旦歐元區決定通過發行歐元債券拯救經濟,其可能釋放的流動性規模將是空前的。

  在此背景下,2012年全球再陷“匯率戰”絕非危言聳聽。但需要指出的是,受歐債危機拖累,目前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態勢相對減弱,甚至部分經濟體進入降息週期。即使明年“匯率戰”硝煙再起,其激烈程度也難比前兩年。(韓曉東 任曉 黃繼匯 張朝暉 倪銘婭 高健)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