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焦:中國紮實推進經濟轉型

時間:2011-12-15 07:57   來源:新華網

  持續高增長的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震蕩中正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即將過去的2011年裏,外貿和GDP增幅下滑、CPI居高等引發普遍的擔憂。

  如何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提高抗風險能力、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日益顯現。

  14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再次強調了做好這一工作的重要性。

  明年是中國“十二五”(2011-2015年)規劃實施的第二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這一規劃的主線。根據規劃要求,這個5年要確保“轉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北京的分析人士指出,現實的內外經濟環境和具體的規劃時間表都決定了中國經濟轉型已經進入關鍵時期。

  “十二五”規劃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出了總體部署。其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主攻方向,科技進步和創新是重要支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重要著力點,改革開放是強大動力。

  在剛剛結束的經濟工作會議上,這些部署落實在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中。會議要求,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對會議提出的“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來”印象深刻。

  “要擴大內需,就需要從增加居民收入和減少居民對教育養老等方面的擔憂這兩方面著手。”莊健説,預期相關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入,政府也將加大對教育、醫療等事業的投入。

  根據會議精神,明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部財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預計,2012年財政政策力度至少與2011年持平,政策方向也會保持一定的持續性,主要投向依然會偏向傳統的農業、水利等領域。

  貨幣政策方面,相關金融學者認為將整體穩健、定向寬鬆。“貨幣信貸投放量可能比今年有所增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張躍文説,但定向寬鬆的目的也是有利於穩定增長和結構性調整。

  他特別強調,商業房地産行業將不在定向寬鬆的範圍之內,而且有可能進一步緊縮。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明確提出財政政策和信貸政策都要注重加強與産業政策的協調和配合,繼續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繼續支援欠發達地區、科技創新、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産業、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建和續建項目、企業技術改造等。

  “這意味著財政支出的方向,將更多關注民生領域,以及未來有增長潛力的領域。”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室主任張曉晶説,投資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國稅總局科研所理論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培森進一步指出,這一政策將更有針對性,通過財政補貼和減稅等措施,可以有效扶持國家重點支援促進的行業,以及對於調整經濟結構有重要作用的行業。

  “總的來説,轉型的任務很多、很繁重,也很有難度,但早進行比晚進行好。”莊健説,投入型的被動發展局面需要儘早扭轉,以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記者劉剛 牟旭 倪元錦)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