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時間:2011-12-15 08:31   來源:新華網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11年經濟工作,部署2012年經濟工作,強調推動明年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是黨中央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對於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呈現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預計全年經濟增長速度略高於9%。物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同比上漲4.2%,環比下降0.2%。糧食總産量達到57121萬噸,實現“八連增”。結構調整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迅速成長。就業、醫療、住房等重大民生問題逐步解決。截至10月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過1000萬套,實現了目標任務。但是,經濟運作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房地産調控等也處於關鍵時期。

  全球經濟形勢也值得高度重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在發酵,歐債危機向深層次演變,國際貿易增速回落,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作的新情況新變化,只有堅持穩中求進,才能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等帶來的困難和挑戰,破解面臨的複雜問題,鞏固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順利推進“十二五”規劃的實施。

  “穩”是前進的基礎,體現在“四個保持”上: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進”是發展的方向,就是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戰略機遇期,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穩定政策,關鍵在於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其目的在於,繼續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關係。

  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順利推進各方面工作的最重要基礎和保證。其根本立足點在於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要增加生産,擴大有效供給,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擴大內需的重點要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服務業,提高中等收入比重上來。

  保持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也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大問題。當前,物價漲幅雖然有所回落,但影響未來物價上漲的剛性因素依然較多,對於物價問題切不可掉以輕心。要增加生産,尤其要保障農産品供給;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加強監管,規範秩序,堅決防止物價走勢出現反彈。

  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明年更要在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調整結構重點是調整投資和消費比例關係、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調整區域結構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從投資和消費結構看,既要穩定投資,更要努力擴大消費,通過增加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同時完善促進居民消費的政策,改善城鄉消費環境,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從産業結構看,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進一步淘汰落後産能,推動産業佈局更加合理。

  改革開放是發展的不竭動力。進一步推進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原油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理順煤電價格,加快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措施,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等,以及穩定出口,優化結構,將為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改善民生是發展的目的。在今年新開工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基礎上,明年將進一步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工作,逐步解決城鎮低收入群眾、新就業職工、農民工住房困難。要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加快普通住房建設,擴大有效供給,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一系列涉及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問題的重大舉措,將為群眾帶來新的福祉,也為促進經濟發展增添更大動力。

  明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只要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穩中求進,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一定能夠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