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預計2012年澳門經濟增長率達16.0%

時間:2011-12-29 23: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今日決定維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以下簡稱“澳門”)的本、外幣信用等級AA+,評級展望為穩定。大公認為,澳門經濟增長強勁,金融體系保持穩健,財政和外匯實力更為雄厚,保障了澳門政府很強的償債能力。然而經濟結構單一且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特徵使其仍然呈現一定的脆弱性,現有級別能夠恰當地反映特區政府的本、外幣償債能力。

  維持澳門信用等級的主要原因闡述如下:

  一、換屆選舉後政治生態未發生較大改變,政策連續性得到保障,政府施政水準進一步提升。在建設“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的清晰定位下,澳門在已有政策基礎上積極施政,致力於提高政府透明度,改善民生水準,促進經濟適度多元,並不斷鞏固和優化內外部環境。跟蹤期內,特區政府積極應對通貨膨脹、有效推進雙層式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施政表現均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公信力。然而,貧富差距懸殊、制度改革滯後及外雇勞工問題解決不力等方面都反映出政府治理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在以博彩為主的服務出口拉動下經濟強勁復蘇,中期內增長態勢將得到延續。2010年,博彩旅遊業在外部經濟好轉的影響下快速復蘇,推動澳門經濟實現全年26.4%的高速增長。未來儘管外部需求的下降對經濟增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但內需強勁及服務出口的相對穩定仍將使經濟增速保持穩定,預計2011年和2012年澳門經濟增長率仍將達到21.0%和16.0%的較高水準。長期看,缺乏核心産業競爭力、主導産業對外部經濟的高度依賴及人力資源趨緊問題是制約澳門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三、信貸快速增長使銀行風險水準有所上升,但基本風險指標仍處於較優水準,金融體系維持穩健。銀行持續低利率和土地供應緊張等因素使得澳門面臨一定的資産泡沫壓力,本地私人信貸的不斷增加導致銀行信貸風險上升,同時較高的外部資産佔比也對銀行資産品質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得益於自身較好的資産品質、本地優良的經營環境及主要資産投放地的經濟穩定,跟蹤期內銀行業綜合資本充足率維持15.4%的較好水準,不良貸款率降至0.41%,總體表現穩健。鋻於特區政府對樓市的積極調控、金管局的嚴格監管以及銀行體系自身較高的穩健性,未來銀行業總體風險可控。

  四、長期財政盈餘使特區政府擁有極強的財政實力。經濟的強勁增長帶動2010年財政盈餘大幅攀升75.8%,相當於同期國內生産總值的18.7%,但財政收入對博彩業發展的較大依賴使其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鋻於澳門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預計2011年和2012年澳門財政盈餘將分別為本地生産總值的22.1%和18.4%。中期內,政府推行的財政儲備制度將提高財政盈餘的利用效率及政府抵禦各種衝擊的能力,且政府將繼續保持無負債狀態,顯示出極強的財政實力。

  五、充裕的外匯儲備以及持續擴大的對外凈資産規模有力地保障了外債償付能力。受惠于經常項目的長期大規模順差,澳門國際收支援續盈餘,官方外匯儲備于2010年末已達本地生産總值的85.0%,並足以覆蓋9.5個月的月度進口額。此外,對外凈資産規模的不斷增大連同幣值的穩定進一步保障了澳門的外債償付能力。

  鋻於在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澳門博彩旅遊業將持續穩定發展,不會對經濟和財政狀況造成負面衝擊,同時銀行不良信貸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性較小。加之澳門的重要貨物出口地為歐美地區國家,但由於服務出口的份額很小,歐美地區國家未來經濟疲弱對本地經濟的影響有限。因此,大公對未來1-2年澳門本、外幣的評級展望均為穩定。

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