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的國際解讀

時間:2012-03-08 11:25   來源:新華網

西點軍校招生廣告上的照片顯示,該校教室曾懸挂雷鋒畫像

頭戴雷鋒帽的馬克力文彈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製圖/劉江

  西點軍校曾挂雷鋒畫像 美國友人翻譯日記 洋教授唱響榜樣 外國專家解讀雷鋒精神——

  隨著紀念雷鋒犧牲50週年的到來,這個已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又重新被人們提起。國內迅速涌起的全新“學雷鋒”熱潮,同樣引發了外媒的集體聚焦。

  事實上,雷鋒這樣一個標誌性的人物,一直以來都是外媒觀察中國的窗口。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有外媒開始關注雷鋒。“一個中國好人”,這是外國人了解雷鋒、感知雷鋒精神後的最直接表達。

  在異國他鄉,那些了解雷鋒的人們,有的將雷鋒的形象和故事傳播到世界,有的則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著雷鋒……

  學雷鋒外媒回顧

  從未被困難壓倒過 雷鋒變得不可或缺

  在雷鋒剛剛被人知曉的時候,就有外國媒體對中國掀起學習雷鋒的熱潮進行了報道。

  1963年11月27日,阿爾巴尼亞《青年之聲報》登載了雷鋒日記摘錄,並在“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的標題下介紹了雷鋒的生平。

  當時的《青年之聲報》將“雷鋒的短促而豐富的一生”概括為“以高度的共産主義道德品質教育出來的普通人的一生”。而在這場學習運動的影響下,全中國已經涌現出成千上萬個“雷鋒”。

  隨著改革開放,國門打開,雷鋒精神似乎被各種物質生活所淹沒,但也正因如此,人們開始呼籲需要雷鋒精神。1987年3月,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稱,“北京的宣傳者請回他們在60年代的英雄:雷鋒”。報道説,“北京街頭出現了橫幅,公共汽車上張貼著標語,上面寫著‘向雷鋒同志學習’。一些共青團員擦洗了街頭的公用電話亭。”

  1998年的“雷鋒日”,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説,“雷鋒從來沒有被困難壓倒過。他的樂觀主義能給人以勇氣,能緩和社會的緊張關係。”雷鋒精神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並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雷鋒隨時代“變身” 成時尚字眼

  隨著年代的推移,人們對於學習雷鋒精神從膜拜式轉為了理性的思考,一些曾經有關雷鋒的塵封檔案也被解開。人們開始了解到,曾經的雷鋒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他穿過皮夾克,騎過摩托車,留著“劉海”頭。

  所以,美國《時代》週刊會把雷鋒稱為“戴皮帽子的嬉皮士”。用《時代》的話説:“雷鋒品牌是中國人民,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2011年,一個名為《雷鋒俠》的短片在網路上風靡。身著綠色軍裝,外披紅色斗篷的“雷鋒俠”變身成了超級英雄,他引導盲人過馬路,還會刮掉貼在路燈燈柱上騙人的小廣告。儘管有人指出這部短片的原型是做好事的普通清潔工人,但是在網路上,還是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不少人説“雷鋒”又回來了。

  日本《讀賣新聞》風趣地説,“雷鋒”現在在中國是很時尚的字眼,如果和朋友聊天説到這個人,那麼你肯定不“Out”。

  香港《南華早報》認為,“毛澤東時期的偶像仍是新時期的英雄”,只不過需要“變身”。這種真實而謙遜地塑造人物的方式,使這個英雄得到了許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愛。相比過去,新時期的公眾對一個心腸好又親切的小人物會更加認同。

  學雷鋒最新聲音

  美國式解讀雷鋒:多為他人考慮一點

  日本《讀賣新聞》日前一篇題為“中國加強全民思想工作,盛讚人民的楷模雷鋒”的文章注意到,中國的媒體連日來都在報道雷鋒精神,中國社會需要通過宣傳雷鋒整治社會風氣,增強民眾的凝聚力。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指出,在雷鋒犧牲50年後的今天,中國正在將雷鋒重新樹立為“超級明星”。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認為,雷鋒是當代中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中國這次宣傳“學雷鋒”是為了堅定人們的理想信念,培育文明新風,樹立鮮明的道德尺規,貶斥失德現象。

  “雷鋒,一個20世紀60年代因其革命熱情而被廣泛稱讚的戰士,他那種大公無私的行為成為他短暫一生的最好描述。”英國《金融時報》4日如此總結英國人眼中的雷鋒。

  美國全國委員會中美關係主席史蒂芬歐倫斯則給出了一個對於雷鋒精神的美國式解讀,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把雷鋒與美國青年最新偶像、NBA華裔球星林書豪相提並論,“林書豪的努力和東方謙卑的為人處世其實和雷鋒精神是一致的。林書豪每場比賽超過10次的助攻與配合,不僅成就了全隊的成績,也成就了自己”。

  歐倫斯説,並不是每天都能遇到捨己救人的事件去成就人生的偉大,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為他人考慮一點點,雷鋒精神就能融于生活了。

  學雷鋒海外故事

  美國西點軍校 曾挂雷鋒畫像

  美國西點軍校也學雷鋒?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點軍校學雷鋒”的新聞標題曾火熱過一陣。 “當時,誰也沒有具體的資料來斷定這件事的真假,這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撫順雷鋒紀念館前館長張淑芬説。

  美國西點軍校媒體關係負責人特麗莎布林克霍芬今晨接受法晚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她已向西點軍校外語系求證,上世紀80年代西點軍校的教室中的確懸挂過雷鋒的畫像,下面有“學雷鋒,樹新風”六個漢字,畫像旁邊有一面中國國旗。

  記者隨後採訪了西點軍校公共事務辦公室的專家吉姆福克斯,他説知道雷鋒是中國最著名的軍人。西點軍校有些學員選修漢語,在學員學漢語時,很可能有介紹雷鋒的內容,便把雷鋒的畫像找來挂在學員學漢語的教室裏。“圖片很可能是學員從哪個圖書館或者舊書攤上弄到的。”吉姆説。

  據張淑芬介紹,2002年8月,時任雷鋒紀念館館長的她曾特地前往美國,但可惜沒有拿到具體的資料證實雷鋒精神曾在西點軍校傳播。同年9月,她突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電話的人名叫田志芳,是原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的一等秘書。

  田志芳的這個電話為張淑芬送來了一份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他手上有一份珍藏了16年的西點軍校招生廣告,這份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招生廣告內頁上,印有一幅教室的照片,教室的墻上懸挂的正是雷鋒畫像,雷鋒身著軍裝、頭戴棉軍帽,十分顯眼。

  今年2月10日至13日,田志芳一行再次赴美走訪了西點軍校,並見到了吉姆福克斯先生,吉姆看見田志芳出示的照片後,立即就認了出來:“這是我們以前招生廣告裏的一張照片。”照片中的那間教室,正是西點軍校的漢語教室。

  田志芳指出,不能僅憑一張挂在墻上的圖片,就輕易判斷説“西點軍校學雷鋒”。但是也應注意到,要在幾十年前搞到一張大尺寸雷鋒像,對於西點軍校的學員來説恐怕也不十分容易。

  “肯花力氣設法弄一張雷鋒像,並挂在了教室的墻上,這説明雷鋒在部分西點軍校學員中的影響是不小的。因此,西點軍校挂雷鋒像,完全可以作為雷鋒的影響力走出國門的一個旁證。”田志芳説。

  洋“雷鋒”翻譯《雷鋒日記》:希望每天幫助他人

  2005年,美國人羅傑斯來到中國,現任遼寧錦州市商業銀行國際部經理助理。羅傑斯全名叫雷夫艾裏克羅傑斯,因“雷夫”被誤讀為“雷鋒”,從此便和這位中國英雄結緣。

  羅傑斯以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洋雷鋒”,他曾慰問兒童醫院的腦癱患兒,援救在海外遇到困難的中國留學生。他曾榮獲遼寧省“雷鋒獎章”。工作之餘,他將《雷鋒日記》翻譯成英文,並自費印刷若干份送給在美國的朋友。

  羅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原本,很多西方人知道的雷鋒形象只是一名軍人手握鋼槍的畫面,但讀過英文版《雷鋒日記》後,他們會問為什麼人們沒有更多地了解雷鋒呢?雷鋒的話,都是國際化的。

  現在人們會崇拜一些奢侈品,互相比較名牌。雷鋒的話其實很適用,比如他説生活真正的美好就是農民的手、工人臟臟的制服、軍人的腳,這些才是最美麗的。我也認為這些才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那些奢侈品的美麗都是虛假和浮華的。

  羅傑斯説,雷鋒從來不會説自己是怎樣幫助別人的,都是別人在流傳他的故事。我也希望走他這條路,不是今天我要去幫助他人,而是每天如此。

  洋教授唱雷鋒:他是凡人也是英雄

  3月4日,美國鄉村音樂歌手馬克力文手持吉他,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行的雷鋒事跡原創攝影作品展上,用漢語彈唱紅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宣傳雷鋒精神。

  馬克力文于1948年出生在洛杉磯,是鄉村音樂家、專欄作家,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國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學教授。

  在他看來,雷鋒是一個“熱心腸、負責任、樂於助人的年輕士兵。”力文教授告訴法晚記者,他曾在美國當了30年的全職志願者,致力於幫助貧窮的人們改變困境。正是在那段時間裏,他聽説了雷鋒。來到中國後,他認識了現在的經紀人傅涵女士和她的父親,從他們那兒聽説了許多雷鋒的故事,並學會了唱一些經典的紅色歌曲,包括《學習雷鋒好榜樣》、《毛主席的書》等。

  力文教授認為,在美國也有許多人致力於慈善,但通常不是明星大腕就是名商富賈,他們往往是為了名利而慈善。雷鋒則不同,他一味付出,不計回報。在力文教授的心目中,雷鋒是一個凡人,更是一位英雄。

  “在中國,人們樂於樹立道德模範,遵守慷慨助人的原則,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力文教授説。(郭悅 程磊 尹曉琳 楊錚 蔣伊晉 徐晨晗 )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