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

時間:2011-09-20 10:12   來源:台灣網整理

  宜賓,位於四川盆地南緣,川滇黔三省結合部。金沙江、岷江在此交匯而成長江,有“萬里長江第一城”的美稱。全市幅員面積13283平方公里,總人口540萬,轄2區8縣。

  宜賓擁有“中國白酒之都”和“中國早茶之鄉”兩張城市名片,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是世界銀行諮詢報告確定的21世紀長江流域最具投資價值的25個城市之一。

  宜賓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宜賓古為“僰道”,號戎州、敘府,具有2190多年的建城史、4000多年的釀酒史,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古老城市之一。自古交通便捷,商貿發達,是南絲綢之路和“五尺道”古跡的起點,素有“西南半壁”的美譽。宜賓文化底蘊醇厚濃郁,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巴蜀文化的一翼,又在諸多方面呈現出本地區古老民族的獨特風格,特別是僰苗文化、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哪吒文化以及川南民俗風情文化,博大精深,異彩紛呈。

  宜賓鐘靈毓秀,人物風流。三江之水滋養了當代戲劇大師陽翰笙、思想家唐君毅,著名土壤學家侯光炯、柑橘專家張文湘等眾多傑出人物,吸引聚集了唐朝詩人杜甫、宋朝大文學家黃庭堅、古建築專家梁思成、林徽茵等大家寓居宜賓,留下了眾多鴻篇巨制和大量人文遺跡,使宜賓獨具神韻,令人神往。

  宜賓資源豐富,區位獨特。宜賓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處於東亞季風氣候區,立體氣候明顯,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宜賓能源資源、礦産資源富集配套,水電、火電、核電“三大能源”交相輝映,煤炭、天然氣、硫鐵礦、岩鹽礦等儲量豐富,在四川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宜賓旅遊資源稟賦極佳,青山綠水間雲集了2處世界級旅遊景點、6處國家級旅遊景點、39處省級旅遊景點,是四川省旅遊業優先發展和可進入世界品牌的四個地區之一。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國家4A級旅遊景區蜀南竹海、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五糧液十里酒海,“三海盪漾”,令人流連忘返。

  宜賓是長江黃金水道的起點,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處於國家“五縱七橫”交通規劃中南北幹線與長江東西軸線的交匯點,是國家規劃的長江六大重要樞紐港之一。鐵路、公路、水運、港口、航空立體配套,宜賓正成為四川出川的“南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橋頭堡”。

  宜賓發展快速,前景美好。西部大開發十年,宜賓成功實現了由資源大市向産業宜賓的邁進、由農業大市向工業城市的邁進、由一極支撐向多極推動的邁進、由自我積累為主向全面開放合作的邁進、由傳統沿江小城向現代區域性城市的邁進、由溫飽向總體小康的邁進。十年來,全市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經濟總量一直穩居四川省第四位和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城市第一位,已被列入國家成渝經濟區規劃重點支援發展區域,同時也是四川建設長江上游沿江經濟帶、建設川南經濟新增長極的重要支撐城市。

  目前,宜賓正突出港、城、園一體,依託四川宜賓港志城作業區,加快推進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和中心城區功能配套,著力發展以臨港工業、現代物流業和特色效益農業等為主的臨港優勢産業群,把臨港經濟區打造為撬動沿江開發的新引擎、承接産業的新平臺、參與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新高地。

  站在“十二五”發展的新起點,全市人民正按照建設“經濟興盛、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良、人民幸福”的美好新宜賓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目的,以工業強市為主導,聯動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努力實現發展新跨越和社會和諧穩定,加快建設以“産業宜賓、暢通宜賓、生態宜賓、人居宜賓”為目標的長江上游川滇黔結合部經濟強市!

  今日之宜賓正萌動著新一輪高速發展的勁頭和力量。“誠信、包容、智慧、創新”的宜賓人正敞開胸懷,廣邀天下朋友,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