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出現“銀發打工族” 老年人賣力保飯碗

時間:2012-12-21 08:49   來源:東南網

臺灣出現“銀發打工族”老年人賣力保飯碗

  老齡摩的司機

  過去,臺灣中高齡就業人士指的是45歲到65歲之間的特定人群。但如今,少子化、壽命延長,再加上經濟實在不景氣,中高齡就業人士的年齡界限,已經越來越高。

  為了搶一個鐵飯碗,她復出職場;為了養家糊口,他面臨不敢退休窘境;為了貼補家用,他只能當“不老騎士”……

  《45、65、75》,三個故事或許不同,卻同樣流露現實人生的辛酸無奈。

  故事

  45:全職媽媽復出貼補家用

  45歲的楊小姐是兩個孩子的媽,婚後就辭職做個全職家庭主婦,如今孩子讀初中、高中,見景氣差,便想分擔家計決定重回職場參加考試。

  8日,她參加臺灣“中油”雇用人員甄選。這一次的招考,雖然只有283個職缺,卻吸引了9995人報名,錄取率低於2.8%。即便“萬中選一”,楊小姐仍舊義無反顧,“因為通過試用期之後2.7萬多元(新台幣,下同)的月薪,加上加班費,3.5萬跑不掉,已經比不少職業如今的2.2萬月薪高不少了。”

  為了應付考試,楊小姐每天練跑步衝刺,還拿著滅火器綁上啞鈴勤練臂力,就是希望除了筆試、口試外,還能通過包括負30公斤沙包跑50米、攀爬煉油廠塔槽的樓梯登上20米高的平臺,還要身體微向外傾並向下看十秒以測試是否有恐高症等各種體能測試。

  一路通過筆試、口試,但在體能測驗第一關的手提14.8公斤滅火器跑50米的測驗中,楊小姐還是摔倒兩次,最終以25秒多跑完全程,未能符合15秒規定當場遭淘汰。

  65:的士阿伯死守養家糊口

  即將滿65歲的羅先生是臺北的士司機,一對子女一個讀高中,一個讀大學,太太是全職主婦,一家四口的擔子全壓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説,自己只能拼了老命工作,眼看就要到了現行的士駕駛不得逾68歲的年齡限制,羅先生最近很著急,頻向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求助,“我在臺北開計程車每個月能賺差不多5萬,如果失業,全家人真的不知道怎麼辦!”

  像羅先生這樣不敢退休的,還有高雄一名約80歲的康先生。這位康先生更加誇張,雖然超過68歲的年齡限制已經12年,卻因為三個小孩其中兩個往生、一個孩子沒工作,迫於經濟壓力,不管法令的年齡限制,仍開著租來的的士養活家人。

  沒有時間流淚,開的士是康先生養活家庭的唯一方式。

  75:“不老騎士”送外賣賺錢

  電影《不老騎士——— 歐兜邁環臺日記》最近在臺灣很熱門,電影裏“不老騎士”為了自己的夢想環臺,賺盡觀眾熱淚;而在北投,同樣有一群“不老騎士”,他們騎摩托車不是為了夢想,而是為了生活。

  這群“不老騎士”都是由當地60歲以上老人組成,專做“機車宅急便”服務,代客購物、繳費、送貨與載客,一通電話隨叫隨到,店名取自電話號碼末四碼,叫做“0077”,人稱“0077阿伯”。

  “0077”阿伯、林老先生已75歲了,在摩托車行工作20多年的他説,北投都是山區小路,以前私家車少,又沒有接駁巴士,二十多年前北投是有名的“溫柔鄉”,風化業盛行時,白天接送客人與家庭主婦,晚上則接送“小姐”去陪酒,非常忙碌,一天賺的是現在3倍以上。現在景氣差,一小時只能賺100元,“差很多”。

  但即使錢少了,工作更辛苦了,但林老先生還是不捨得放棄,甚至害怕年輕人來搶飯碗,畢竟“現在子女負擔都很重,對我們來説,多賺一點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