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5成民眾看壞經濟景氣 稱“通膨吃掉辛苦錢”

時間:2012-04-17 10:05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道,臺灣油電雙漲帶動萬物齊漲,把臺灣民眾期盼景氣回溫的信心徹底打擊。臺灣“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昨天(16日)公佈4月民眾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高達近5成受訪者認為目前經濟景氣比過去半年惡化,對未來半年景氣也缺乏信心,與3月時不到2成民眾看壞的比率相比大幅增加。

  臺灣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直言,今年3月預估臺灣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增率還低於1.5%,但油電雙漲後,今年物價指數年增率超過2%的機率非常高。

  原本今年初民間消費已慢慢回溫,但臺當局近來一連串漲價政策,讓好不容易恢復的民間消費動能變弱。“國泰金”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在4月感受經濟景氣與過去半年相比,認為稍微惡化與明顯惡化的比率,從3月的14%、4.1%躍升至4月的30.8%、16.8%;認為未來半年經濟景氣會稍微惡化與明顯惡化的比率,也從3月的15.3%、4.6%升至29.9%及20%。上述兩大問題的看壞程度,均從不到2成攀至近5成。

  至於受訪民眾對目前物價跟過去半年相比,認為上漲的比率從3月的86.2%升到94.6%,預期未來半年物價會上漲的比率,也從82.6%升至93.3%,增加逾10個百分點。

  “國泰”金控經濟研究處襄理陳欽奇解釋,問卷顯示當局調漲政策明顯影響民眾未來半年消費意願,而如果民眾消費下降,將影響臺灣經濟成長。

  面對民眾悲觀情緒,梁國源分析,油與電是任何産業重要成本之一,與産業關聯性極高,因此物價飆漲壓力顯而易見。他認為,臺灣“央行”必須在“景氣”與“物價”間權衡,面臨臺灣當前總體需求不強、經濟成長率也不高,但物價又開始上漲,考驗“央行”控制通膨智慧。

  臺灣大學經濟係教授林向愷昨説,油電雙漲,對月薪3萬元的民眾來説,每月支出增加1500至3000元,根本沒有餘錢儲蓄,自然調降消費金額。他説,過去5年來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臺灣物價指數年增率多落在1.42-1.8%之間,物價相對穩定,如今物價突然全面性上漲,勢必導致民眾對通膨的預期心理。

  60歲家庭主婦林淑瑛昨説:“通膨巨獸吞掉了我們辛苦賺來的錢,只希望老公和小孩可以加薪,要不然錢真的愈來愈不好用,什麼東西都貴,只好節流。”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