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臺灣經濟成長不容易樂觀

時間:2011-12-30 13:28   來源:華夏經緯網

  經濟學者説:“歐洲打噴嚏,全世界都感冒。”明年的全球經濟情勢險峻,許多經濟研究機構的預測, 一律看壞明年景氣,紛紛下修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

  臺灣地區當然也受到一連串歐盟國家的債務危機影響。臺灣“中央研究院”最近公佈,明年臺灣GDP預測為3.81%,今年的實質GDP下修到4.38%。

  臺“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指出,相較今年上半年,下半年真的看不到樂觀的理由。“行政院”主計處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為4.19%,但發佈預測之後的這段期間,不論是國際、境內的相關訊息都倒向負面,明年景氣趨緩已成定局,第一季的大幅度下降已經很明顯,因此將明年GDP從原先預測的5.52%下修到3.81%。

  根據“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的分析,臺灣還是具備了一些優勢;包括明年元旦起執行兩岸經濟協議(ECFA)早收清單第二階段降稅,超過九成早收清單産品零關稅。勞動市場相對穩定,對歐洲銀行保險比率低,所以受歐債金融面的直接衝擊比較小。“中研院”預估民間消費年成長率將由今年3.38%跌至2.72%,主要是景氣趨緩衝擊到消費者的信心、部份企業實施無薪假期。實質的民間投資年增率,會從今年的 -2.36%升至1.91%。其實明年的民間企業投資意願還是不高,但當局肯定會有措施,積極招商,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有助於提升投資上的支出。

  明年ECFA的早收清單降至零關稅比率達九成以上,應當帶動臺灣的出口動能。 臺“中研院”估計,明年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可望成長5.15%;進口受到境內企業投資的減緩,恐怕只有2.2%的成長。 明年臺灣的物價應當趨於穩定,通貨膨脹壓力不大,預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會從今年的1.35%降到1.16%。

  亞洲開發銀行、環球透視機構也作了預測,認為明年臺灣的GDP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臺“中央銀行” 宣佈,維持3大利率不變。“央行”對明年臺灣GDP預測值,與“主計處”相距不遠,約4%。目前貨幣政策仍維持適度寬鬆,明年M2貨幣成長目標區仍維持在2.5%~6.5%。彭“總裁” 指出,近半年來,歐債危機透過金融面傳遞至實質面,影響全球經濟成長與金融穩定。明年歐洲經濟有衰退之虞,全球經濟下滑的風險不小,臺灣經濟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主要貿易夥伴的需求量降低,臺灣的出口成長,民間投資都會減弱,民間消費也隨之降溫。但是總的來説,“央行”總裁彭淮南對明年的臺灣經濟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臺“經建會”公佈了11月份的景氣燈號,是連續的第四顆黃藍燈,代表了“景氣轉向衰退”。如果下個月的綜合分數再降一分,臺灣的經濟景氣就成為藍燈,正是進入景氣衰退。11月份的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失業率略微下降。11月份的物價也相當溫和平穩,增長的不多。房地産的交易,自今年下半年起就開始低迷,上個月更是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某房地産行銷分公司,今年秋季品均每個月成交十到十二筆買賣,上個月整個分公司做了兩項交易。或許這只是一個特例,而且年底也素來就是房地産的淡季。今年又逢上大選,買家多數都在觀望。房仲公會理事長李同榮預言,房仲業在未來六個月內,恐怕會有三成房仲店關門,三成員工失業。過去在房地産投資穩賺不賠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再加上臺灣的股市一路隨著歐美股市下跌,四大基金連日進場護盤,勉強守住七千點底線。連老字號的基金股也保不住,今年竟然沒有一檔基金股賺到錢。股民苦不堪言,只盼望能少賠為贏。

  明年臺灣的經濟當然無法擺脫歐債危機的影響,另外一個影響經濟的重要變數是“大選”結果。國民黨執政三年多,臺灣的經濟正穩步復蘇,艱困的在歐債風暴和全球金融危機中蹣跚而行,也略見成績,實在經不起又一次的政黨輪替。換上來的是一批不懂經濟,自大、蠻橫、貪婪的無能之輩,以高喊意識形態口號,向海峽對岸挑釁為業,臺灣的經濟將註定被摧殘破壞,臺灣的老百姓又成為最無辜的受害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