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士林夜市已成回憶。
25日,士林夜市斷水、斷電,從此告別露天街巷,搬入“士林市場”大樓。告別時分,人們驚覺對士林夜市有那麼多的回憶與不捨。原來夜市早已融入了日常生活,成了城市知名的地標。此時,夜市的前世今生都涌上人們的心頭——
關於夜市,我們有多少事要説……
熱鬧的士林夜市已成回憶。
午夜時分,也有不熄的爐火和不散的人流守候著你,冬天有熱乎乎的藥燉排骨,夏天有涼絲絲的芒果冰,煩悶時有新鮮時尚的小玩藝,需要時有便宜耐用的日用品。這個地方,就是夜市。
夜市沒有冷氣,拒絕炫富,你花再多的錢,也成不了這裡的VIP。這裡平等地給予所有人俗世生活的樂趣,邊走邊吃邊逛,有雨絲飄過,有月光普照。
我曾對一位臺北人説:“臺北人太幸福了,如果北京人的家裏來了外地親戚,要陪著去一趟長城。而你們呢,陪著去一趟夜市,就能賓主盡歡。”
因為夜市很大,有多少攤的小吃,誰也説不清,這次從士林夜市搬進市場的小吃攤就多達上百家。在這麼多家的小吃攤裏淘寶便是樂事一樁,“到了士林一定要吃豪大大雞排”、“到了饒河街一定要吃隊排得最長的那家的胡椒餅”、“通化街越南新娘賣的涼拌青木瓜你吃了嗎?”我曾經接受過臺北人密集的“夜市情報”。走進夜市,小吃攤攤主和名人的合影、媒體報道的讚譽挂得花花綠綠,青蛙下蛋、大腸包小腸、大餅包小餅、蚵仔煎、炒花枝、麻油豬腰的招牌令人食指大動。走過密集的攤檔找到傳説的那一家,坐下來享用一份,即便有點小失望也沒關係,還可以再找下一家,永遠有新的誘惑等在前面。而且,攤檔雖多,也大多是自發而設,但我發現左鄰右捨已形成非常合理的配置,比如你剛在一個烤串的攤上過了癮,就發現隔壁是賣楊桃汁的;剛吃完肉粽,扭頭就看到了紅豆湯;吃到街的盡頭,有什麼在等你?一定是新鮮應季的水果,切成小塊碼在盒子裏,一盒40元(新台幣,下同),可以一路吃回家。
夜市不等於小吃街,百貨、電遊、按摩、挽面……連你想不到的都有。東西不貴,但不意味著低檔,士林夜市就有幾個名牌折扣店,上一季的款式7-5折,再早的低到1折。而百貨也都是最新潮的,和一位臺北的同行逛街,她拿起一個包説:“這是最流行的,我在夜市見到了。”另外一個同行已經是報社的高層了,平時不茍言笑,在夜市上卻玩起“撈小魚”的遊戲,伏身在一個大盆上撈小金魚,邊撈邊喊:“小魚,快來!”看到我詫異的表情,他解釋説:“我小的時候爸爸就帶我到這裡撈小魚,現在我也帶我的兒子來。”夜市,成就了一家三代的快樂與回憶啊!
夜市是生活也是經濟,它早已成為臺灣銷售鏈上重要的一環,也是製造業倚重的市場觀察站,更是眾多普通百姓跌倒後再出發的起點。你經營失敗、過不下去了,沒關係,支起一個小攤子,從夜市出發,好的攤位一夜流水能達1萬元,就此養家糊口、東山再起。
臺灣的大小城市都有夜市,哪怕是經濟不景、白天冷落的城市,到了晚上,夜市照樣大放光明。最早的夜市當數25日遷址的士林夜市,已有百年曆史。夜市的形成多由三五攤的貨擔子、小吃攤而起。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臺灣加工業的鼎盛時期,夜市也隨之一夜壯大,加班的工人在此聚餐,檢驗下來的衣服、鞋帽、玩具在此銷售。上世紀70年代中期,西方因石油危機而引發了退單、退貨潮,夜市承擔起外銷品內銷的重擔,從此奠定了在臺灣百貨銷售鏈條上的位置。雖然現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外移,但中小企業的很多産品仍然依賴夜市的銷售能力。設計者更是把夜市當成風向標,只要在夜市投入後受到歡迎,就意味著能夠贏得市場,擴大生産後,商品可通過夜市一夜之間在全島鋪開。
如果你細心,會發現臺灣很多夜市前還加了“觀光”二字,這意味著旅遊業在臺灣的地位提升後,夜市又加入了旅遊業這一朝陽産業。這並不是小街小巷裏的夜市自大,臺灣旅遊部門每年都做外籍旅客調查,有一年臺北的士林夜市居然超過了臺北故宮,被西方遊客票選為第一。
此外,夜市也成為勞動力的調節站與蓄水池,一些在現代工商、科技業中失去競爭力的勞動力,只要肯幹努力,很容易在夜市立足。經濟不好時,碰到裁員潮,一些高學歷、高技能的人也進入夜市。等到勞動力短缺,夜市裏又能回流不少人才,別看小小一個攤位,懂設計、精銷售、與上下游企業都保持密切聯繫的攤主大有人在。
是夜市美化了城市?還是城市成全了夜市?一道低成本的小吃成為臺灣的大産業,小街小巷裏的夜市成了城市最大的招牌。
去臺灣旅遊,大概十個有十個要去夜市,十個有八個要吃小吃,一碗並不複雜的牛肉麵,已經成了臺灣的特産,2011年臺灣旅客人數將突破600萬,估計這600萬人每人都至少吃過一碗牛肉麵。而鳳梨酥呢,一塊小點心已經變身“金磚”,成了一個一本萬利的産業。夜市更成為很多人去臺灣旅遊的動力。
夜市是成全出來的。臺灣自從有夜市,就一直有“合法”與“不合法”的爭論,夜市帶來的交通、衛生、環境等等問題也一直存在。所幸沒有簡單的查抄、粗暴的拆遷,各城市只是把統一規劃、管理嚴格的夜市前加上“觀光”二字,對外接待遊客,而沒有“觀光”的夜市照樣熟客盈街,生意不錯。因為一種文化和生活的方式不能只靠幾條“觀光”夜市傳承,觀光夜市的風光需要整個的夜市文化鋪墊映襯。而造成市民不便的一刀切規劃是城市對人最大的不尊重。
關於夜市,的確有很多事可説,有關生活、經濟、文化、管理……(本報記者 陳曉星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