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減少情勢趨緊 歐債風暴衝擊臺灣經濟

時間:2011-12-02 09:33   來源:東南網

  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最近,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一個接一個,增添了全球經濟會不會陷入金融風暴以來“二次衰退”的擔憂。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國家如同全球經濟鏈條中的一張張多米諾骨牌,它的連鎖效應正在持續發酵,臺灣也陷入其衝擊波之中。

  當前,臺灣經濟增速預期屢屢調降,無薪假廠家迅速擴大,出口量逐月減少,內需溫度下降……造成這些問題的最重要因素正是歐債風暴蔓延。

  為有效因應全球經濟景氣變化,昨日,臺當局通過“經濟景氣因應方案”,此方案為短期提振景氣方案,臺“行政院副院長”陳衝解釋,由於世界情勢多變,中長期方案將交由臺“經建會”另一個方案執行。

  經濟增幅調降0.5%以上

  11月24日,臺 “主計處”把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下調至4.51%,這是今年來“主計處”的第4度下調經濟增速預期,較年初的預估值5.03%下調了0.52%。

  “主計長”石素梅表示,下修臺灣經濟成長率,主要是美國經濟復蘇力道脆弱、歐元區經濟減緩,全球經濟成長率下調,都讓臺灣出口受到相當程度影響。

  根據世界銀行(WorldBank)今年1月發佈的2011年“全球經濟展望”,預測臺灣經濟成長率為5.0%,明年則可達到5.5%。年初,臺“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指出,今年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5%,不過半年多後她已修正為4.5%。

  去年臺灣經濟增幅超過了10%,年初各大預測機構幾乎一致認為,今年臺灣經濟可達5%以上增速。今年首季,臺經濟增速仍然達到6.16%,然而在3月遇到日本大地震,接下來又遇美國貨幣量化寬鬆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持續衝擊,直接影響到臺灣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出口。

  出口逐季遞減明顯

  據臺灣“主計處”統計,臺灣前3季出口貿易較去年同期成長15%;但是前3季出口增幅呈現逐季下滑,分別是19.43%、14.61%與11.63%。

  體現未來出口量的外銷訂單,8月起逐月驟減,臺灣三大出口市場大陸、美國、歐洲下的訂單增幅趨緩,其中對歐洲地區接單降幅最大。8月份,臺灣外銷訂單金額同比增長5.26%,是2009年以來首次個位數成長的單月。10月份,外銷訂單增長更降至4.38%。而在今年1月份,臺灣外銷訂單增長幅度為13.47%。

  臺灣手機、電腦等高科技産品雖然極力推陳出新,一定程度促進了電子以及資訊通訊相關産品的需求,維繫了出口成長動能,不過仍然難擋出口下滑態勢。“主計處”預估,今年第4季出口將僅增加7.97%。

  無薪假重來,恐迎失業潮

  出口廠商訂單減少,造成開工不足,越來越多廠商實行無薪假,讓工人先回家休息,不發他們薪水,等景氣回好時,再把他們招回開工。

  當前訂單下降最明顯的要數電子行業。電子業寒冬來襲,衝擊著臺灣LCD面板、DRAM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LED(發光二極體)與太陽能(Solar)等四大産業(簡稱3D1S産業)。據臺業界公佈,今年前3季主要面板廠與DRAM廠合計虧損1500億元(新台幣,下同),其中DRAM是最黯淡的産業,今年預計虧損超過千億元,算是已進入加護病房。

  與此相關聯的是,電子業廠商無薪假風暴的蔓延。據官方的“勞委會”11月16日公佈的無薪假通報,有48廠家5513人已達成勞資協議減少工時,實際休無薪假5021人,基本集中在科學園區的電子業。但是代表業界的臺灣電子電機資訊産業工會統計數據,則數倍多於官方版本。

  與此同時,因訂單減少而失業的人數也開始增加。據“主計處”的統計,10月份全臺48.4萬名失業者中,因業務緊縮、歇業和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分別增加了3000人、2000人。

  內需市場“由熱轉溫”

  無薪假擴散,失業者增加,造成民眾收入降低和民間消費疲軟。“主計處”預測今年第4季民間消費將由第3季3.6%的增幅減至2.8%,暗示內需市場已“由熱轉溫”。

  內需相對出口而言,包括投資和消費兩方面,而投資、消費又各自分成政府、民間兩個主體。去年臺灣民間消費成長率達到 內需相對出口而言,包括投資和消費兩方面,而投資、消費又各自分成政府、民間兩個主體。去年臺灣民間消費成長率達到3.7%,創下6年來最高;同年民間投資成長率更高達25.6%,創下了30多年來的最高。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在上月底表示,最近許多數據顯示民間投資和民間消費的成長率均在下滑,內需溫度看起來在下降中,這時不能讓內需引擎冷下來,投資是擴大內需的最好方法,當局必須加速排除投資障礙,尤其要加快讓臺商回流投資。

  至少影響未來半年對歐貿易

  臺灣屬 “淺碟型”經濟,對出口市場依賴較深,歐美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對臺經濟産生重大影響。臺“經濟部次長”黃重球最近指出,依照目前外銷訂單下滑情況看,歐債危機已確定影響臺灣未來半年的對歐出口,廠商在歐洲市場普遍處於 “存貨消化階段”,特別是以歐洲為主力市場的資訊通訊産品。

  島內一些學者認為,目前經濟面臨變數很多,市場疑慮加深,各國和地區振興經濟措施因財政拖累難以持續,可能導致復蘇停擺,而歐債危機是拖累全球經濟景氣復蘇的最大變數。(《海峽導報》 記者 蘭文)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