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月費2萬新台幣 臺六成上班族選擇“不生”

時間:2010-11-23 14:1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經建會”推估臺灣人口在2023年開始負增長。最新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無子女上班族選擇不生小孩,其中回答“養不起的”佔61%,回答“沒有心力照顧的”佔38%,經濟負擔及養育難題成為不生育的兩大主因。

  1個小孩月費2萬元新台幣

  104人力銀行進行的“2010上班族少子化議題”調查結果近日出爐,結果發現,目前沒有子女的上班族當中,只有36%表示“一定會生”,有53%認為自己“不一定會生”,11%表示“一定不生”,算下來有64%目前不打算生育。而不生育的理由“經濟狀況沒有改善,養不起小孩”的佔61%、“賺錢又養家,沒有心力照顧小孩”的佔38%,還有“找不到合適對象”以及“房價太貴!買不起房子,怎麼養小孩”等原由。

  這項調查還顯示,沒有子女的上班族估計養小孩每個月要花費2.26萬元新台幣,而已有子女的上班族表示每月要花1.98萬元新台幣。對於鼓勵生育的措施,47%選擇“發放每月幼兒津貼”,42%希望“增加公立托育機構”,31%認為應該“家有二個以上未成年子女者享稅賦減免”。

  男多女少未來問題多

  據臺灣官方的統計數字,2010年上半年島內新生兒男女比例是110:100,即每出生100名女嬰的同時有110名男嬰出生。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是因為在生育率下降的同時,人工生殖篩選技術被採用,在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下,男嬰出生率升高。

  目前在歐美地區,新生兒男女比例一般在105:100上下,亞洲地區則有男嬰大幅多於女嬰的現象。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將帶來社會和經濟發展問題。比如“娶妻男”和生男孩家庭為了提高競爭力而加強家庭儲蓄,從而造成社會消費緊縮。

  島內專家指出,社會六大體系包括醫療、家庭、宗教、教育、政治、經濟都和人口有關,人口一少,就無法帶動經濟,就連婦産科醫生都受到衝擊,人口負增長衍生的問題相當嚴重,男女比例失衡更令這個問題雪上加霜。

  百萬口號不能“催生”

  為鼓勵生育,臺灣當局今年曾經拿出百萬獎金徵求“聽了就想生”的響亮口號,結果“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勝出奪金。口號的確響亮,但“催生”效果未現。還有民眾開玩笑説:“養孩子負擔太重,標語應該改為:孩子——偷了我們的傳家寶。”因為現在為人父母者很少抱有“養兒防老”的期待,有的倒要“養老防兒”。

  既然“催生”不成,島內輿論提醒重量不如重質,因為生育和教育是一體的。如果教育環境不改善,教育費用太高,父母只能“栽培”一個小孩受教育,那麼還是不敢多生。如果孝道觀念式微,孩子長大成人卻不能承擔責任,當然生育率下滑。如何在少子的現實中趁機實行“教育優質化”,是無奈之中的一個思考目標。因此島內媒體提醒當局:鼓勵生育政策應該與教育問題一併考慮,全面研擬對策。(邰文欣)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