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打擊熱錢再出新招 限縮外資購買公債額度

時間:2010-11-10 09:20   來源:中新網

  綜合臺灣“中廣新聞”報道,臺灣“央行”打擊國際熱錢再有新招。臺灣“央行”協調臺“金管會”宣佈,外資持有公債“剩餘年限”超過一年的部位將納入30%的限額,即日起生效。據悉,外資目前持有臺灣公債兩千四百一十八億(新台幣,下同),其中,超過一年以上才會到期的佔了五成六,大約一千三百多億。

  目前,熱錢在臺灣有三千七百億,臺灣“央行”持續對外資“道德勸説”,但外資不但無動於衷,還繼續炒匯,新台幣匯率多次快升破三十元大關,臺灣“央行”除了阻升,此次通過“金管會”,限縮外資買公債的額度,以期“鎖住”熱錢。

  按照此前規定,外資投資臺灣公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總投資金額,不得超過匯入資金的三成,不過,如果外資投資買賣斷的公債,而且,公債剩餘的到期年限超過一年以上,則不用計入三成的額度。

  臺“金管會”此次恢復十五年前的規定,公債剩餘年限超過一年的部位也要納入額度,等於不論公債到期的時間還有多久,一律要納入三成的限額計算;一旦納入之後超限,一定要持有到期為止,不得再新增部位。

  資料顯示,到九月底為止,外資持有臺灣公債的總額是兩千四百一十八億;而到十月二十六號為止,外資持有臺灣公債剩餘到期年限超過一年的公債佔了將近五成六,預估有一千三百多億。

  臺“金管會”發佈的新規定即日起生效,等於這一千三百多億必須納入額度計算。“金管會”指出,外資買賣斷金額佔總債券市場的成交比重只有百分之一到二,對於公債市場的影響應該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金管會”新規是否會牽動臺股行情呢?分析師認為,外資可能會有二個反應,一是只好把匯入的錢投入股市,另一方面是先觀望一下再考慮怎麼調整部分,預料短線採取觀望的外資可能會比較多,影響所及,外資對臺股買進力道會減緩。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