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跨越海峽 相約女兒會

時間:2013-09-02 10:37   來源:華夏經緯網

  “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舍在家不在家......”8月18日,在恩施州城親水走廊,早已匯成歌的海洋。

  醉翁之意不在酒,兒女言情不在茶。一問一答之間,滿載和流露著的,是土家族姑娘和小夥子之間的愛慕之情。

  當天上午,臺灣民意代表、中華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理事長簡東明,率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一行27人走進親水走廊,參加相約女兒會——鄂臺少數民族手牽手活動,與土家阿哥幺妹一起“趕場相親”。

  “我想找個長頭髮的少數民族幺妹子。”23歲的臺灣賽德克族單身小夥兒王耀輝和同伴們談論著自己的標準。

  親水走廊,土家阿哥在尋覓意中人;風雨橋上,土家幺妹在賣山貨,找尋自己的另一半。粉紅燈籠、油紙傘,在親水走廊蔓延,浪漫正在演繹。

  未婚臺灣青年來到相親區,和賣山貨的土家阿哥幺妹面對面對起了山歌,《娜魯灣之歌》、《南王部落之歌》、來自日月潭的《掃帚之歌》、排灣族的《朋友歌》回蕩在清江邊,一對一答、一答一對,火花已經點燃。

  一邊唱、一邊聊、一邊砍價,恩施玉露茶、柏楊豆干等物品,成為了男女青年的“媒人”,而相互看上眼的,雙方男女也互相留下了交流方式。

  “我們臺灣的阿美族豐年節有‘情人之夜’。在這天互動跳舞、唱歌表達愛慕,男子背‘情人袋’,如果女方看上眼了,就拉情人袋,送上檳榔,這和恩施女兒會有相似之處。”臺灣的安梓濱説。

  沿途,相親成功的男女,在訴説愛慕;心靈手巧的幺妹,舞動著織布機,編織著西蘭卡普。“我就感覺像是回到了老家一樣,這種織布方式和我們泰雅族很相似,真是一家人的感覺。”來自臺灣的前議員助理楊始皇開心地説。

  在相親長廊,臺灣友人高興地聊著女兒會,感受著女兒會的魅力——姑娘把背來的山貨放在街道兩旁,自己則穿戴打扮,挺直腰板端莊地坐在街邊,等著看對眼的小夥子前來搭訕。而小夥子們則斜挎背簍,三五成群地和土家姑娘砍價。

  在報名相親區,黃博君、王耀輝、王紀瑤、巴幹.瓦歷斯、溫孟軒、古晨欣等臺灣未婚青年在紅娘的指導下,認真填寫著自己的相親資訊。84年的黃博君羞澀地説:“我喜歡眼睛圓又大的姑娘,希望能遇到自己的緣分。”

  在風雨橋下,未婚青年正在打擂臺,進行相親派對,臺灣未婚青年的到來,使得現場出現高潮。展示環節,臺灣朋友的一曲地道民族情歌,讓大家掌聲四起。來自土家的單身阿哥,上臺跳起了擺手舞,並現場教起臺灣的朋友來,歡快的舞蹈跳起來,笑聲回蕩在清江邊。

  “土家阿妹很漂亮,土家哥哥也多才多藝。土家女兒會的風俗十分新鮮刺激,希望更多臺灣同胞也能有機會親身感受。”

  臺灣同胞黃基成和羅沛文是同學,他們認為恩施的婚俗文化很特別,也特別有意思。恩施民歌和日月潭那邊的邵族民歌很相似,很好聽,回去後,一定要把這裡的風情説給我的家人和朋友聽。

  雖然趕場相親很短暫,但恩施阿哥幺妹的熱情、大方、好客,留在了臺灣同胞的心中;臺灣同胞的開朗、多才多藝也讓無數土家阿哥、幺妹癡迷。

  相約恩施女兒會,兩岸同胞一家親,通過趕場相親,大家的心靠得更近!( 謝順 劉黎立)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