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微博]和知名互聯網門戶網站網易聯合推出“易信”這一嶄新產品。易信剛剛上架,便迅速佔據了應用免費下載的頭名交椅,得到了用戶的認可,令剛剛推出微信5.0版本的騰訊情何以堪。
咋看起來,易信和微信的很多功能相互重疊,表明易信的開發就是赤裸裸地衝著微信而來。不過,易信的背後畢竟有著中國電信這個大靠山,因此其能夠提供很多微信想提供卻無法做到的功能。例如,對于已經擁有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通過微信實時發信息溝通不但沒有問題,而且除了流量費用外也沒有什麼費用支出,但是對于不會使用微信的用戶如老年人來說,還得通過傳統的打電話或者發短信來聯係。而通過易信,即使你沒有下載易信的客戶端,其他裝了易信的用戶也可以輕松地給你發短信,難得可貴的是,不管你使用的是中國電信還是中移動、中國聯通的手機,通過易信發送短信不收取任何費用。這種豪氣與大氣,除了運營商能夠運作之外,單純依靠互聯網大鱷是無法做到的,因為其無法搞定運營商。
作為電信運營商首次推出的予以互聯網大鱷試比高的應用利器,易信的身上寄托了運營商太多的期望。這也難怪,近年來,隨著微信的崛起,短信、電話費等傳統意義上的運營商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呈現出逐波下降的態勢。以前人們聯係主要是通過打電話以及發短信,而在微信進入人們視野後,很多人都通過微信實時聯係,其對打電話、發短信的依賴程度大幅降低。
面對著話費收入以及短信費收入的日漸縮減,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是紛紛出招應對,中移動想通過對微信用戶收費的方法來解決收入下滑的狀況,可惜難以得到用戶的支持只能作罷。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電信選擇了與國內知名互聯網門戶網站網易合作研發推出易信的做法,的確讓市場眼睛一亮。俗話說得好: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與其被動等待以騰訊為主的互聯網大鱷逐步蠶食傳統三大電信運營商的主陣地,還不如主動出擊,與互聯網大鱷尋求合作共贏。易信的推出,可以稱得上是傳統電信運營商轉守為攻的一大嘗試,打響了電信運營商反擊互聯網通信的第一槍。
易信的推出,表明了國內電信運營商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僅僅憑借傳統電信業務想吃飽飯是不可能的。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當下,還是與時俱進,與互聯網巨頭一起迎接互聯網通信業務新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