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預算績效試點將擴至12家單位 防部門亂花錢

時間:2013-01-21 09:21   來源:京華時報

北京預算績效試點將擴至12家單位防部門亂花錢

  本報製圖楊佳寧

  為糾正一些部門“要錢容易、花錢隨意”的惡習,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以預算資金使用績效監督為突破口,探索和深化對國家權力運作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據悉,今年實行預算績效管理的試點單位將從此前的3家擴大到12家,由市人大常委會跟蹤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程的績效管理。

  >>背景

  預算績效監督防部門亂花錢

  財政資金配置“重要錢輕管理、重權力輕責任、重花錢輕績效”的頑疾由來已久,某些部門甚至形成了“要錢容易、花錢隨意”的惡習。

  預算績效監督就是對政府預算編制、執行、調整乃至決算等活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的監督。對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做了通俗的解釋:“説白了,就是要防止某些部門一定程度存在的‘要錢容易、花錢隨意’的現象。”

  市人大啟動預算績效監督工作始於2009年。市人大財經委的要求“加強財政資金績效考評”,明確為“建立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機制”,並建議市政府要高度重視績效審計工作,將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納入政府督察考核體系,建議市人大常委會每年選擇一至兩個重點項目聽取績效審計情況的報告。

  >>推進

  預算績效管理未達標將問責

  在市人大推動“預算績效”邁開第一步後,2011年6月,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召開“加強人大預算監督工作,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研討會”。此次會議明確,對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由於故意或過失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未達到相關要求,以至財政資金配置和執行績效未能達到預算目標或規定標準的部門、單位及其責任人員,將實行績效問責。對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的,視情節給予行政記過以至撤職處分。

  當年11月,市政府正式出臺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總體方案、預算績效管理及問責辦法和大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並確定市科委、衛生局、醫管局作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試點。據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試點範圍今年將從3家擴大到12家,通過專門的電子查詢系統對委員代表公開項目和績效目標。

  >>探索

  大額資金單獨列編防效率低

  2011年的審計發現,2010年部分大額專項資金預算安排與實際脫節,比如12億元旅遊、體育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因項目尚未落實,其中4億元一直在市財政局未予撥付。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向市人大常委會作相關報告時坦言,部分大額專項資金在項目遴選上不夠公開透明,且部分項目在立項階段未作可行性論證。

  針對這些突出問題,2012年,結合剛出臺的《大額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市人大對11項170億元市級大額專項資金進行“專題詢問”,據了解,這是市人大常委會首次以專題詢問方式履行監督權。

  去年9月底市人大常委會舉行專題詢問,代表提出的問題尖銳實際:“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專項資金為何用於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為何次年5月才撥付”、“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資金使用和工作計劃不匹配怎麼改進”……12位政府部門“一把手”一一“過堂”,回答了12位委員提出的問題。

  在市人大的推動下,財政部門編制2013年預算時,大額專項資金將進行單獨列編,而不再從屬於部門預算,即每一筆大額專項資金都將有一本單獨的“預算書”,促使大額專項資金儘早確定項目、儘早撥付資金。同時,資金預算的編制、執行和執行結果都將向市人大報告。

  >>對話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陳京樸

  預算批准存“空當期”

  京華時報:資金監管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陳京樸:比如預算年度是1月1日,人代會往往是1月或者2月舉行,這就出現預算還沒經人代會批准就得執行的尷尬情況。有代表提出預算年度從3月開始行不行,修改預演算法正在考慮。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錢等項目”,錢到位了,但項目還無法跟上,項目預算資金到位率不高。

  京華時報: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陳京樸:建議各部門提前準備三五年的長遠規劃,做實項目庫,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率。需要開展項目事前論證,從人代會批准項目後,大額專項資金可以馬上到位,提高項目預算資金到位率。人大常委會提出,明年各項大額專項資金在人代會批准預算後一個半月內,項目預算資金到位率要達到50%以上。

  京華時報:大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怎樣公開?

  陳京樸:我們考慮單獨編制大額專項資金預算,將來提交人代會審議。另外要求在人大審議大額專項資金預算,審批決算時,由財政局對大額專項資金的使用作單獨的説明。我們也考慮借鑒預算公開的方式,由大額專項資金的管理部門公開大額專項資金的使用結果,前期可能選擇一兩項大額專項資金作為試點公開,之後再逐步公開。

  

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