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人平均GDP“富裕”真相:投資多消費少

時間:2012-02-27 09:07   來源:新京報

  上周,國家統計局發佈統計公報,經初步核算,中國2011年全年國內生産總值(GDP)471564億元,比上年增長9.2%。以公報中的去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4735萬人計算,每人平均GDP約為35000元。

  北京市統計局年初披露的數據顯示,按常住人口算,去年全市每人平均GDP達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這一數據被認為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準,接近富裕國家。但與紐約、倫敦、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相比,北京的每人平均GDP依然落後很多。另一方面,北京每人平均GDP數據超出全國每人平均GDP一倍多,超過多數省份,城鄉以及不同地區間的差異明顯。這種差異被認為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每人平均GDP的增長意味著什麼?作為普通人是否感受到了這種增長?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GDP成分有哪些區別和優劣?如何改進GDP的增長模式,提升增長品質並縮小地區差異?

  北京三産結構較理想

  按世行劃分標準,北京已達到中上等國家水準,接近富裕國家,服務業佔GDP比重達到75.7%,與發達國家類似。

  今年1月中旬,北京市統計局率先披露了2011年全市每人平均GDP水準。按常住人口算,全市每人平均GDP達到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市統計局副局長于秀琴表示,按世界銀行劃分各國貧富程度的標準,北京已經達到中上等國家水準,接近富裕國家。

  2010年世界銀行對不同國家收入水準有個分組標準:按每人平均GNI(國民總收入)計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國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準;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準;12276美元以上為富裕國家。

  “世界銀行是按GNI計算,我們是按GDP計算,國內外要素收入略有差別,但可用來大致參考富裕程度。”于秀琴解釋。

  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表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所處的階段,一般會看每人平均GDP指標。因為特殊的經濟地位和城市定位,從全國來看,北京地區的經濟在産業鏈和附加值方面都處於較高的水準。但在全球的舞臺,北京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北京GDP突破1.6萬億元,全年經濟增速達8.1%。初步預計,去年北京的服務業總量超過1.2萬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75.7%。去年服務業貢獻地方財政收入達85%以上。

  第三産業的發展程度是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程度的主要標誌。在經濟發達國家,第三産業在國民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很大,約為60%-80%的水準,我國第三産業相對落後。去年我國第三産業佔整個GDP的比重為43.1%,低於第二産業3個百分點。

  北京的三産結構比例總體上比較理想。北京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北京産業結構走在全國前列,是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北京是首都,核心職能是服務,因此第三産業佔主導地位。但與其他國際大都市存在梯度差異。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