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財政收入2353.9億元 同比增長16.1%

時間:2011-01-04 09:04   來源:北京日報

  2010年,北京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353.9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十一五”時期,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8827.8億元,是“十五”時期的2.7倍,年均增長20.7%。

  在過去的一年中,本市認真落實家電下鄉等促進消費政策,積極促進投資穩定增長,支援企業“走出去”,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僅撥付油、電、氣、運、糧等各項惠民補貼就達到183億元。市財政部門積極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金融、物流、旅遊、文化創意等服務業産業,加快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首都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不斷提高。同時,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支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政府採購中關村自主創新産品51.5億元,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

  據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2010年公共財政的優先方向,著力解決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一年中共統籌安排資金204.6億元,專項用於落實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提高養老、失業、低保等社會保障待遇標準,落實促進就業優惠政策、再就業援助制度和居家養老(助殘)“九養”政策,提升社會保障水準。實施提高醫保待遇的所有惠民措施,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支援擴建學前教育設施,加快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促進義務教育辦學達標,保障困難學生就學。

  同時,市財政部門多渠道籌集資金90億元,支援舊城人口定向安置,加快推進“三區三片”試點棚戶區改造。足額安排資金,確保廉租住房政策應保盡保,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積極支援交通疏堵工程,投入資金135.3億元, 用於地面交通和軌道交通補貼,改善百姓出行條件。

  “十一五”期間,本市教育、醫療、社保等支出分別比“十五”期間增長了1.8倍、1.7倍和1.6倍,在全國率先實現城鄉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制度全覆蓋,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明顯提高。

  此外,針對財力緊張的狀況,市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財政“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加強財政資金與金融手段的協調配合,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55.3億元,吸引社會資金1868.1億元,總體放大效益7.3倍。同時在連續三年壓縮行政事業單位一般性支出的基礎上,2010年按照5%的比例壓縮市級預算單位會議、印刷、出國、差旅等一般性支出3.69億元,集中用於全市重點事項。(記者姜煜)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