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茶園傳茶 閩臺同話茶文化

  時間:2012-03-29 11:52    來源:你好臺灣網     
 
 

鹿谷鄉凍頂山彰雅村蘇家厝村民和省長蘇樹林手握手親切合影

制茶師傅在自家茶園炒茶

品茶現場

  你好臺灣網3月29日消息(記者 張浩 廖瑩瑩 李謙) 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率領的福建省閩臺合作交流團一行來到了臺灣南投縣鹿谷鄉。這裡是知名的凍頂烏龍茶原産地。

  在茶藝文化館裏,蘇樹林省長邊品茶邊參觀鹿谷鄉制茶工藝,邊聽文化館工作人員林獻堂講解著從1976年就開始的凍頂烏龍茶比賽會的由來。

  每一種茶我們都會交出20多斤的茶出來,然後我們再取樣,再稱重,稱三公克,衝熱開水,衝6分鐘。平時泡茶只需要1分鐘,但我們用6分鐘就是要泡出它品質的好壞。這裡呢就是1976年我們比賽會開始的冠軍照片,我們管它叫做“英雄本”。

  身邊有記者問凍頂烏龍味道怎麼樣?蘇樹林學著閩南話連説好喝好喝。

  林獻堂:道地的凍頂烏龍茶的口味回甘特別好,發酵煮焙火的程度也足。這裡的茶喝了幾秒鐘後還會口齒留香。

  記者:福建也有茶文化,凍頂和福建有沒有這方面的合作?

  林獻堂:有。我們有很多臺商到福建種茶,所以整個技術是交流的,我們早期的做法也是從安溪那邊交流過來的做法。

  從茶文化館出來,蘇省長一行又來到了鹿谷彰雅村。

  彰雅村是鹿谷鄉凍頂烏龍茶主要産地之一,多名老茶師擁有古早味的徒手炒茶的功夫。正在炒茶的蘇文昭老人熱情邀請蘇樹林體驗古法薪柴燒灶、空手炒茶。青綠的茶葉被倒入表面溫度高達300度的大鐵鼎,發出吱吱的聲響。蘇樹林學著蘇文昭的樣子,雙手插入茶堆中由下往上不斷翻攪。

  一番和茶的近距離接觸後,在蘇家厝的茶香中,蘇樹林對記者説:“一杯清茶,兩岸情緣。茶把我們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茶和我們的人一樣,都是同根同源。福建是茶的發源地,是福建的吉祥物也是臺灣的吉祥物。它會讓我們生活的越來越好,工作得越來越好,合作得越來越好!”

  熱熱鬧鬧的蘇家厝大院裏,閩臺兩地茶農和蘇省長一起感受著兩岸共同的茶文化。天福集團董事長李瑞河也在人群中,他把南投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已經快80歲的老人和凍頂烏龍共同經歷了這裡的變遷,站在茶園中頗有感慨:既然到南投來了,我就要盡地主之宜,我就要做東,陪同省長到這裡。這裡是我的第二故鄉,凍頂山對我來説非常有感情。

  鹿谷鄉的茶農很多已經在福建建立了自己的茶園,閩臺之間的茶葉種植合作已經開展多年。在福建,他們有個新的大家,那就是臺灣農民創業園。2003年到福建農創園的南投茶農張梓平告訴記者:30多家鹿谷的茶農在福建的農創園種植了4、5萬畝的茶葉,成長得很快!要知道農業就是回收比較慢,週期比較長,政府都在支援!我差不多在09年左右就開始盈利了。

  見到記者在採訪,茶企老闆林志純主動找到我們,一定要説説自己在福建的茶園:在福建,我們得土地面積比較大,我們想幾點採就幾點採,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土地是很肥沃的,也有讓我們技術人員很好發揮的舞臺。

  蘇家厝的院子裏10名茶女端坐在桌邊,無論大家聊得多麼的熱火朝天,茶女們都只在那裏靜靜的泡茶,給偶爾坐下來的客人遞上一杯飄香的凍頂烏龍。蘇女士對記者説,茶早就和這裡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了:我們這邊小朋友很幸福,國小三年級就開始教泡茶,學校都有茶藝社,我們會到學校教小朋友泡茶。

  蘇樹林省長對閩臺茶業的合作前景充滿信心:現在福建和臺灣就有很好的合作,將來合作的空間更大,包括對茶葉的種植,加工,以及泡製也包括行銷。

 
編輯:李靜    
 
相關新聞
閩臺合作交流團拜謁媽祖 與農漁民深入交流       閩臺鄉親熱盼兩岸文化、經貿交流再提速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