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兩岸“放王爺船”習俗擬“申遺”

  時間:2010-11-15 16:04    來源:福建日報     
 
 

  近日,石獅市有關工作人員到蚶江鎮的徹漢五王府,對“金再興號”神船進行專題拍攝,這標誌著石獅市正式啟動“放王爺船”習俗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工作。

  每年的端午節,蚶江鎮蚶江村村民總是將“五王府”裏的“金再興號”神船迎到宮口,進行整裝、祭拜,再簇擁到古渡口,舉行護駕開航儀式,俗稱“放王爺船”。

  徹漢五王府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這裡供奉著“五王爺”,長期以來被晉江、石獅、臺灣等沿海民眾視為航海保護神、地方保護神。數百年來,福建的民間信仰隨先民東渡臺灣,落葉生根,王爺信仰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閩臺兩地特有的習俗。相傳,蚶江與鹿港對渡不久,一艘鹿港商船在蚶江卸貨之後,在返回臺灣的途中遇上大霧,幸得蚶江“五王爺”親駕神船導航,使鹿港商船平安返回。從此,臺灣供奉“五王爺”的越來越多,鹿港、彰化、淡水、園林、基隆等地都建有“五王府”廟。廟形、王爺神像和蚶江的相同。每年端午節,海峽兩岸的善男信女紛紛前往“五王府”朝拜進香,舉行“放王爺船”——護航開航儀式。兩岸鄉親都認為,“金再興護駕開航儀式”為兩岸人民祈福,預示自此一年內有“海神爺”的保護,海峽兩岸對渡船隻會一帆風順。

  石獅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渡文化見證了海峽兩岸的緊密關係,對渡是通過“五王爺”巡遊這種祭祀儀式來祈福,“放王爺船”習俗申報“非遺”,將進一步體現兩岸同胞永不分離的骨肉之情以及共同的文化之根。(吳金森 李琳毅)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閩臺音樂周綜述:兩岸現代音樂人溝通的平臺       福建海峽之聲電臺對臺傳播效果提升明顯      
臺灣佛教界赴閩朝拜慈航祖庭       兩岸慈航菩薩弟子在慶雲寺舉行開光法會      
兩岸茶産業交流新亮點 茶機具博覽會合作熱絡       “媽祖緣兩岸情”文藝晚會在福建莆田舉行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