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臺茶農將生態技術帶到漳平 永福茶樹喝“豆漿”

  時間:2010-08-05 14:12    來源:東南網     
 
 

  東南網-福建日報8月5日訊(新華社記者 巫奕龍)盛夏酷暑,頂著驕陽來到閩西山區漳平市永福鎮,高山盆地小氣候的清涼氣息撲面而來。漫山遍野的茶園,青翠欲滴的茶樹,沁人心脾的茶香,讓人頓生“吃茶去”的雅興。

  “這裡是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生産基地。”擁有1200畝茶園的臺商謝東慶泡著自製的新茶説,臺灣高山茶源自福建,現在又在福建發揚光大,充分説明“兩岸農業互補性強”。

  來自臺灣茶鄉南投鹿谷鄉的謝東慶是永福種茶第一人。1996年,在大陸尋尋覓覓1年後,他來到永福,發現這裡地理、氣候和土壤條件酷似阿里山,便大膽在沒有種茶史的永福引種臺灣高山茶,幾年後做出了堪與原産地媲美的好茶。

  謝東慶的成功,引得臺灣茶農紛至遝來,迄今永福落戶臺資農業企業44家,總投資4.5億元人民幣,其中高山茶企業40家,茶園面積4萬多畝,投産3萬多畝。當地農民也跟著種茶,迄今種植鐵觀音1.5萬畝。2008年2月,永福成為當時全國八大臺灣農民創業園之一。

  2004年來投資的臺商李志鴻種高山茶1600畝,其中1000畝已投産。他的加工廠依山傍水,佔地8000多平方米,可以全天候採茶制茶。工廠引進了臺灣一流的制茶師,也引進了與臺灣完全同步的恒溫恒濕萎凋室等先進技術設備。

  “茶樹喝‘豆漿’是永福臺灣高山茶的又一亮點。”李志鴻説的“豆漿”,是由黃豆添加生物益菌、紅糖等發酵製成,澆灌茶樹根部,可提供易吸收的植物性蛋白,改良、凈化土壤,提高茶葉飽嫩度和可採週期,提升茶葉滋味和香氣。

  茶樹喝“豆漿”等生態茶園技術在永福臺灣高山茶園廣泛推廣。李志鴻的“鴻鼎”、謝東慶的“臺品”等品牌高山茶都能通過歐盟和日本産品品質安全檢測,並在兩岸各類茶展、茶王賽中屢獲大獎。

  臺灣茶業技術、品種和人才在永福高度聚集,引起廣泛關注,也受到號稱“茶王”的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的青睞。今年5月,他率專家第四次到永福評茶,當場按慣例以每公斤1萬元、6000元和4000元價格收購前三名的茶葉。

  自稱“氣味過敏,只有茶香不過敏”的李瑞河10年前在外地喝到永福高山茶,覺得與臺灣所産不相上下,難以置信,便輾轉到永福,找到謝東慶,從此與永福結下不解之緣。他説,永福高山茶與臺灣高山茶“各有韆鞦”,今年永福甚至“略贏一籌”。

  正值夏茶上市季節,謝東慶的茶廠格外忙碌。他在茶園裏種了6000株櫻花,今年春節期間已見櫻花爛漫。投入百餘萬元的漢唐風格茶樓正在山頂上加緊建設,山腳下的停車場也即將動工。“永福是花鄉,又是茶鄉,花茶結合可以吸引很多人。”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廈門市涉臺單位集中為臺商子女辦理入學       229名臺胞在福建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臺培訓機構“深耕”廈門市場 獲市民認同       福建海滄臺企與廈大共建社會實踐基地      
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8日隨州舉行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