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兩岸金融合作加快步伐 海西經濟區凸顯巨大潛力

  時間:2010-03-10 13: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 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生效未及兩月,臺灣金融機構佈局大陸動作連連,引發大陸一些地區競相角力。

  專家學者、臺商以及正在此間參加全國兩會的福建代表認為,在當前兩岸正式啟動金融交流合作正常化進程中,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的背景下,海西推動兩岸金融合作凸顯潛力。

  3月初,臺灣的富邦金控和統一證券先後分別在北京和廈門與大陸公司成立了合資金融公司;全國兩會上,福建代表紛紛就促進閩臺金融合作提出建議;民革中央也提出了《關於加強滬港臺金融合作的建議》。

  “上海、京津和海西,這是目前推進兩岸金融合作當中,大陸比較開放而臺灣方面也比較看好的三個地方。”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説,目前海西區拓展最快,勢頭迅猛,以其“先行先試”優勢和潛力吸引了眾多臺商。

  目前,雖然兩岸先後簽署了《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與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但基於兩岸關係的客觀現實以及金融業自身的特殊性,兩岸金融交流合作進一步具體的實質性進展仍面臨艱巨任務。

  據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杜民分析,目前兩岸金融機構準入及開展業務等存在一些困難。兩岸簽署MOU之後,兩岸相關的金融機構理論上有了市場準入的資格,但事實上,除了雙方需要各自就互設金融機構出臺或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外,還要面對是否可以享受特殊優惠待遇而又不違反“WTO”規範這一實質性問題。此外,還存在兩岸貨幣管理合作的敏感性問題和兩岸金融政策開放的風險性問題。

  “突破障礙較為妥當的方式是開闢試驗區,”杜民説,在試驗區內先行相關的特殊優惠政策與較敏感性政策,一方面可加快兩岸金融合作實質性進展,另一方面又可較有效地將兩岸金融開放政策的風險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準上。

  在此意義上,海峽西岸經濟區顯示了明顯優勢。據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市長劉賜貴透露,廈門建設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的有關方案已經由福建省政府於今年1月正式轉報國務院,目前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牽頭徵求各方面意見。近期和他在談的臺灣金融機構就有8家,今年可能有幾家在廈門落戶。

  “海西先行先試,金融是一個可行的方向,這方面廈門有優勢。”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曾欽照説,事實上廈門在兩岸金融合作上已有基礎和管道。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在臺資金融機構準入、兩岸貨幣兌換、貿易旅遊結算、投資等方面,先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援政策,並且在廈門等地率先試點。目前,廈門市商業銀行成功引進具有臺資背景的富邦銀行,廈門建發股份與臺灣人壽合資設立君龍人壽保險公司,臺灣富邦證券獲准設立廈門代表處。現階段流入大陸境內的新台幣相當一部分是集中在以廈門為中心的閩南地區。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臺灣“零擔船”激活福建東山對台貿易       福建石獅崛起百億服裝輔料産業集群      
廈門成為大陸最大臺灣水果和水産品集散地       張昌平:支援海西現代化綜合交通網基礎設施建設      
東山今年前2月水産品出口值突破1億美元       虎年福州樓市平穩開局 政策衝擊價穩量跌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