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海西動態
閩臺交流活動
了解海西
政策支援
臺灣農民創業園
海西西岸(福建)
農業合作試驗區
臺灣水果轉机站
字號:
閩南僑鄉永春生態旅遊業漸成支柱

  時間:2010-02-08 15:26    來源:福建新聞網     
 
 

  福建新聞網永春2月8日電(林永傳 施由森 顏堯民)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桃花爛漫時!連日來,在閩南著名僑鄉永春縣的北溪村,2萬多株桃花依次綻放,五彩繽紛的花海成為今年春節許多遊客放飛心情、追逐浪漫的最美地方。

  同北溪一樣,在永春蓬壺的百丈岩、普濟寺,宗教朝聖未到春節已經顯現出一片熱火朝天……

  僅僅幾年的時間,永春旅遊業從藏在深山人不知到吸引各地遊客紛至遝來,並且憑藉著綠色品牌而使之迅速地駛上業界發展快車道,正逐步向支柱産業邁進。

  昔日採煤地 今朝旅遊區

  遠處松濤陣陣、面前挺拔的毛竹搖曳生姿;而一陣風吹來,步行道旁八角楓的點點黃花,灑落在滿地蔥綠的吉祥草上,讓人感覺到一種冬日下的愜意與慵懶……雖然時值冬季,但有“閩南西雙版納”之稱的永春牛姆林卻是遊客如梭,許多遊客利用寒假時光從廈門、福州等地紛紛跑到山區來度假。

  而誰會想到,這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山谷,幾年前還是滿目瘡痍的煤渣場!

  牛姆林地處永春縣西北,因所處山形“勢若牛姆,孕崽懷寶”得名,其間不僅擁有豐富的原始植物、野生脊椎動物、野生蝶類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地下更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從1956年永春設立天湖山煤礦採煤業開始,到上世紀80年中後期,永春已是全國21個地方煤炭生産重點縣,而在牛姆林的小煤窯到1998年更是達55處,年産煤15萬噸左右,從業人員近千人。

  一邊是省級自然保護區,一邊是永春支柱産業的煤炭業;一邊是年幾千萬元的收入,而一邊是生態責任已如呼吸般與永春纏繞不息……

  經過陣痛般的沉思,永春人最終選擇保住山高、林密、水多的生態。1999年,該縣毅然決定關閉小煤窯,興建旅遊區,實現牛姆林的“優雅轉身”,開始走生態旅遊發展之路。

  生態旅遊攪熱山城

  永春縣域面積146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8.8%,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還有包括弘一法師駐錫潛心研修律宗的普濟禪寺、百丈岩等宗教聖地……

  繼牛姆林景區後,位於永春南大門的岵山鎮北溪村,2003年底開始建設泉州市第一個農家樂旅遊區,並成為“福建省最美的山村”。

  此後,永春縣又先後成功地開發了百丈岩風景區、雪山風雅頌、東溪大峽谷以及外山雲河谷……

  山還是那座山,然而因為有了旅遊的概念,山城因此而變得沸騰起來,每逢週末、假日,許多旅遊景點常常爆滿。

  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該縣已擁有國家AAAA級旅遊區1家,國家AAA級旅遊區4家,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家,還有雲河谷、東溪大峽谷等生態旅遊新品牌,已形成以牛姆林生態旅遊區為龍頭,東部雲河谷生態旅遊區和中部東溪大峽谷生態旅遊區為支撐點,集生態休閒、農業觀光、農家體驗于一體的特色生態旅遊産業格局。

  2009年,永春縣旅遊接待總人數達13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7億元人民幣,旅遊産業已成為永春縣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正逐步向支柱産業邁進。(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福建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       福建資訊産品製造業總規模仍居全國第7位      
2009年福建烤鰻出口量全國第一       福州今年首次賣地 拍賣價或創最高紀錄      
福建東山出口歐盟水産品增長4倍多       固定資産投資成為拉動廈門集美經濟增長引擎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