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全力打造長吉圖開發戰略高地

時間:2010-03-05 10: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長客即將下線的新和諧號動車組。吉經合攝

  長春,北國歷史名城,生態名城,我國著名的裝備製造業基地,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大潮中迅速崛起的新型工業重鎮。

  長吉圖先導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再次為長春的發展振興注入無限活力。市委市政府及時提出,要率先發展,先行先試,充分發揮長吉圖發展龍頭和長吉一體化核心的作用,全力打造長吉圖發展的戰略高地,建設強大的具有腹地支撐作用的經濟隆起帶。

  在吉林省已經出臺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發展規劃方案》中,長春的定位已確定:要成為“圖們江區域的資源要素集聚高地、産業和科技創新高地、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和東北亞國際商務服務基地”。同時,明確提出:長吉地區要發揮支撐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直接腹地作用,有選擇地將相關配套産業向前沿和窗口地區轉移,支援和鼓勵企業利用對外通道開展國際物流業。

  長春憑著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基礎,憑著在長吉圖、東北亞地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正迅速成為匯聚人才、資本和承接産業轉移、構築新型工業化發展體系的最佳承載平臺。

  近年來,長春乘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東風,奮起直追,發展迅猛,重振工業重鎮雄風。

  大眾、馬自達、豐田、通用等世界汽車産業巨頭,江森、德爾福、麥格納、採埃孚等世界大零部件企業都落戶長春,全球最大的汽車工業發展基地已見雛形。

  投資20億元的軌道客車園一期工程已投産,年産1000輛高速動車組生産能力基本形成,未來3年的市場訂單總額達到550億元,世界最大的軌道客車及零部件産業基地正在形成;

  100萬噸玉米化工醇一期工程竣工,全國最大的玉米生物化工産業基地正在崛起。

  去年,在逆境挑戰中仍然實現了闊步前進,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完成2919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值4400億元,增長22.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2300億元,增長31.9%,主要經濟指標三年增長了一倍以上,均提前兩年完成了五年翻番的目標。

  作為長吉圖開發的重要戰略高地,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建設已全面鋪開。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高廣濱明確要求,要突出抓好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建設,全力打造長春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市長崔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要搶抓長吉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有利契機,努力把長東北建設成為長吉圖的起步區、新型産業的聚集區、綜合配套改革的試驗區。

  目前,長東北先導區,十大特色産業園區為內容的現代製造業集聚區正在蓬勃崛起。

  ——玉米生物化工園區,正在形成千億級産業集群,將打造成全國最大的玉米生物化工産業基地。

  ——新能源汽車、專用車製造園區,正在形成千億級産業集群,將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專用車、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

  ——現代裝備製造業園區,正在建設形成千億級産業集群,將打造成全國最大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和農業機械産業基地。

  ——光機電一體化製造業園區,充分利用長春市國家光電子産業基地的平臺,正在建設成全國最大的光機電一體化産業基地。

  ——生物與醫藥産業園區,充分利用長春市國家生物産業基地的平臺,將打造成全國最大的生物與醫藥研發、製造、服務基地。

  ——新能源産業園區,緊緊抓住國家加快發展新能源的重大機遇,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産業,大力發展風力發電設備産業,將打造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産業基地之一。

  ——新材料産業園區,積極培育新材料産業成為新型産業,將要打造成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産業基地之一。

  ——農産品加工及綠色食品産業園區,充分利用東北的農副産品資源,提高綠色、有機食品的研發生産能力,將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農産品加工及綠色有機食品産業基地。

  ——冶金鑄造産業園區,將建設成為東北地區的研發、檢測、生産、加工、環保的綠色鑄造生産基地和現代鑄造服務業基地。

  ——都市型工業園區,正緊緊抓住東部沿海地區産業轉移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就業型産業。

  “東北亞開放高地”正在崛起。為構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正重點推進長東北綜合保稅區、東北亞國際商務區、東北亞總部基地、長春內陸港區、空港服務城等對外開放載體建設。同時,通過長東北起步區、北部新城、西部新城及南部新城建設,城市大發展的空間框架已經拉開,城市化進程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今天,長春以長吉圖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契機,正在全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釋放發展能量和空間,全面與國際接軌,並以開放的胸懷面向世界,全力開創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大業的輝煌明天。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