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河套灌區啟動黃河分淩預案

時間:2010-03-04 15:2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4日電(段憶涓、喬永清)隨著內蒙古河套灌區總幹渠第三泄水閘提閘放水,河套灌區于3日啟動了黃河分淩預案,黃河巴彥淖爾段向烏梁素海應急分洪正式開始。

  在分淩現場,滾滾黃河水挾帶冰淩從閘門下洶湧而出,進入河套灌區輸水大動脈——總幹渠。據了解,首次調閘分淩流量為每秒20立方米,隨著渠道冰塊逐漸融化,過水能力增加,分淩流量也將逐漸增加。應急分洪的河水將通過總幹渠,最後進入內蒙古河套平原上的烏梁素海。

  據內蒙古河套灌區灌溉管理總局供水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內蒙古將利用20天時間,向烏梁素海補水超過7000萬立方米,這樣既減輕整個巴彥淖爾段黃河防汛的壓力,同時也為烏梁素海進行生態補水。

  據了解,由於去冬黃河內蒙古段封河流量小,冰下過水能力弱,加之今年2月份氣溫偏高,上游開河速度快,釋放水量大,黃河巴彥淖爾段槽蓄水量達到6億立方米,比去年多0.7億立方米,大堤吃水長度達189公里,防淩形勢十分嚴峻。

  針對這一形勢,巴彥淖爾市制訂了烏梁素海應急引水分淩預案。防汛部門提前做好破冰提閘準備工作,保證分淩工作順利進行。同時,由於分淩引水受氣溫變化和冰凍阻水影響,整個渠係在輸水過程中,隨時有卡冰結壩而出現險情的可能。因此,巴彥淖爾市沿總幹渠的各級水利部門落實防汛人員300多人,及時做好人力破冰、撈冰工作,確保分淩工作順利進行。

編輯:馬迪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