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玩具業黃金時代漸行漸遠 1/3企業遷移

時間:2012-10-31 10:12   來源:中國網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p>  經濟全球化的蝴蝶效應,2012年一直在中國的外貿領域扇動著不景氣的翅膀。</p>
<p>  業內普遍認為,外貿困境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全球經濟低迷尤其是歐債危機的影響;二是歐美市場不斷築起的貿易壁壘;三是“中國製造”成本不斷上漲,包括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等;四是競爭夥伴,越南、印度等新興市場崛起;五是中國外貿産業轉型升級進展不大。</p>
<p>  據海關總署統計,1-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683.7億美元,同比增長7.1%。其中,出口11312.4億美元,增長7.8%;進口10371.3億美元,增長6.4%;順差941.1億美元。而去年1-7月進出口的同比增速為25.1%。</p>
<p>  10月13日,海關總署發佈最新數據,9月中國出口1863.5億美元,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但有分析稱,這更多是因為季節因素,聖誕前採購季是中國外貿的傳統旺季,數據向好並不意味著形勢好轉,外需不足困境短期難以逆轉,未來出口壓力仍不小。</p>
<p>  10月15日,被視為中國外貿走勢 “風向標”的廣交會開幕。廣交會上,展位緊張,反映外貿企業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的熱情,但也從側面印證了出口市場的嚴峻形勢。</p>
<p>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兵分兩路,到長三角的蘇州、珠三角的東莞,分別蹲點兩家外貿企業,如實記錄,從中或許可以管窺外貿企業的真實生存狀況。</p>
<p>  2012年9月25日,中秋節快到了,東莞謝崗鎮松展塑膠廠(化名,以下簡稱松展)內,2000多平方米的廠房空空蕩蕩,帶著節日氣氛的綠色聖誕樹、彩色花環、金色鈴鐺的半成品堆在角落裏,旁邊是各種待用的原料。但是,幹活的人不到30個,大家慢慢吞吞的,偌大的廠裏車間裏聽不到什麼聲音,顯得了無生氣。</p>
<p>  往常,提前兩三個月提交了訂單的松展,年底時將放鬆下來,和歐美國家同享這一週期性的節日。然而,2012年外貿的冬天卻提前到來了。</p>
<p>  “今年的聖誕貨物剛送走不久,現在是淡季,人少。”松展合夥人顧龍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p>
<p>  松展是廣東省數量眾多的出口玩具企業之一,主要生産耶誕節相關産品,年銷售額兩三千萬元。松展沒有自己的銷售團隊,依靠接外貿公司的訂單維持運轉。</p>
<p>  近年來,這一經營模式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匯率、人力成本雙重夾擊,加上越來越強勢的採購商,令其生存艱難了起來。</p>
<p>  東莞是國內傳統製造業集中的地區,這裡生産的玩具佔全球玩具總産量的30%,佔廣東省玩具總産量的50%。這幾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廣東省産業升級政策,一些企業離開了,也有的選擇留下來觀望。</p>
<p>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5年來,東莞的玩具行業發生了一些變化,部分訂單轉給了珠三角其他地區或者東南亞地區,本地企業觀望氣氛較濃,“按照我的調研,有46%的企業選擇觀望,20%的企業選擇停工或者半停工,有20%的企業選擇外遷到東南亞地區,14%的企業選擇遷到內地其他地區。”</p>
<p>  儘管松展選擇留下來,但漲薪壓力還是讓他們難以應對。老闆胡虎強開始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當地人,這些人長期以來靠收房租就可以維持生活,但現在因為房租收入減少,也樂意承接一些手工活。</p>
<p>  但種種跡象表明,東莞玩具的“黃金時代”似乎正在結束。</p>
<p>  中小企業“個體化”生存十餘年間利潤率折半</p>
<p>  東莞的樟木頭鎮,曾經是中國玩具製造和外銷的 “大本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這裡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時隔4年後,此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訪東莞,特意來到了這裡,看看今日的樟木頭鎮又是怎樣的境況。</p>
<p>  33歲的河南人顧龍君來東莞17年了。2008年金融危機中,他所在的工廠倒閉之後,顧龍君加盟了胡虎強在謝崗鎮開辦的松展塑膠廠。有14年曆史的松展塑膠廠至今仍是以個體戶名義註冊的,這在當地被認為是潛規則,在東莞中小企業中,正式註冊為公司或者有限公司的不足40%。</p>
<p>  10多年前,玩具行業的利潤能達到30%,而目前,這一比例僅為15%,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匯率的變化等一系列因素,讓那個曾經造就了無數千萬富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p>
<p>  <strong>從繁華到冷清</strong></p>
<p>  1995年,初中畢業的顧龍君剛到東莞時,在一家鞋廠打工,每小時工資1塊多錢,一個月能到手300元左右。後來,他還跳槽到過自行車廠、塑膠鐘錶廠、玩具廠。如今,他對這裡的熟悉程度,讓他已經算是半個東莞人了。</p>
<p>  這期間,顧龍君接觸到了玩具行業,尤其是生産聖誕樹和聖誕花環的行業。這一行業市場大、訂單多、利潤率高,他立即投身其中。2005年,他在東莞樟木頭鎮一個專門生産聖誕樹的工廠打工,做採購和銷售。廠子 “人多的時候有幾千人”,一度行情不錯,賺了一些錢,他買了小轎車,還在老家買了房。</p>
<p>  那一年,也是在樟木頭鎮,東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玩具廠——合俊玩具廠,也發展到了頂峰,工人最多的時候有14000人。</p>
<p>  然而,這個中國玩具行業的集中地,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失去了它的熱鬧。當年以合俊玩具廠的倒閉為標誌,許多玩具廠沒有躲過那波危機的席捲,顧龍君所在的工廠也未能倖免。</p>
<p>  工廠倒閉之後,顧龍君只好另尋出路。他賣掉了車,加上一些積蓄,加盟了胡虎強在謝崗鎮開辦的松展塑膠廠。</p>
<p>  和內地許多鄉鎮一樣,謝崗鎮沒有高樓,唯一一條主街貫穿了鎮子的中心地帶。記者走在這條街上,發現行人稀少,尤其是在工廠集中的地段,一座座廠房矗立,卻很少看到人。</p>
<p>  松展塑膠廠在一個工業區裏,有兩棟三層的樓房,總共3000-4000平方米,一棟為廠房,一層是電鍍車間,二層是成品車間,三層是半成品車間;另一棟作為宿舍樓和辦公室、銷售部等。</p>
<p>  記者見到了胡虎強,他毫不掩飾自己的焦慮情緒。“我們現在是沒有訂單愁訂單,有訂單了愁工人,有工人了愁做不出來,做出來了愁貨有問題被扣款,貨沒有問題了愁收不回錢,只有錢到手了才安心。”</p>
<p>  湖南人胡虎強今年39歲,在東莞有20多年了。1998年初,他創辦了松展塑膠廠。起初,松展只承接大廠的聖誕禮品訂單,給大廠做配套,到2002年,他開始直接與外貿公司對接,産品出來之後通過貿易公司銷售到歐美市場。</p>
<p>  有14年曆史的松展塑膠廠如今仍是以個體戶名義註冊的。胡虎強説,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東莞地區常見的一種創業方式。外地人來東莞創業,首先是到當地村委會辦理廠房租賃手續,然後找到鄉鎮一級拿批文,接下來到當地工商部門登記註冊,就可以承接訂單、購買設備和招人開工了。</p>
<p>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製造業內人士表示,這些以個體戶名義註冊的工廠,稅率卻超過了10%,因此,平時大家都不敢按照實際産值報稅,在5%-10%的微薄的加工毛利潤率下,如實報稅就相當於白幹。</p>
<p>  “這是本地的潛規則。”林江説,他在調研當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東莞有大量從事加工出口業務的中小型企業,其中正式註冊為公司或者有限公司的不足40%。</p>
<p>  松展塑膠廠工人最多的時候有200人,不設市場銷售人員,多從外貿公司手中接訂單。顧龍君説,“他們手上拿著訂單,到處找廠。”</p>
<p>  即使是熟人介紹,顧龍君説,工廠承接訂單也有一些規則。如果是首次合作,簽訂合同時要先收30%的貨款作為定金,産品做好了以後,客戶到廠裏驗貨,開出提貨單時支付餘款,由工廠負責送貨上船。</p>
<p>  邱景生就是這樣一位手握海外訂單的貿易商,他是耀新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胡虎強的朋友和客戶。記者在胡虎強的工廠遇到他時,他倆正在談合作,並拿走了一些樣品。</p>
<p>  顧龍君説,其實,現在有許多訂單是客戶直接到府找生産廠家下的,訂單很多,但價格很低,品質要求也不嚴格,做了不但不賺錢,還有可能砸牌子。</p>
<p>  玩具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産業,每一件産品都需要手工環節。據胡虎強説,目前的貨款構成中,原料費佔40%~50%,房租水電費佔10%,人工工資佔30%,利潤佔15%,稅收佔5%左右。</p>
<p>  而十年前,處在黃金時代的東莞玩具行業,境況完全不是這樣。</p>
<trs_page_separator>
</trs_page_separator>
<p>  <strong>正在褪色的造富年代</strong></p>
<p>  “十多年前,玩具這個行業,隨便一個工廠,幾百個工人,一年賺上幾百萬沒問題。”胡虎強告訴記者,在1998年,100元的貨款中,原料成本佔40%到50%,稅收佔5%,人工成本只佔10%~15%,利潤能達到30%左右。顧龍君説,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許多開玩具廠的人成了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p>
<p>  不過,這種手工製造業很快就褪去了它的風光。</p>
<p>  首先是人力成本上漲。胡虎強提供的數據顯示,1998年,工人工資大約是每小時1.5元,到2002年上漲到每小時1.8元,2006年每小時5元,到了去年已經漲到每小時7元。</p>
<p>  更要命的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貶值。松展做的是出口訂單,匯率的每次變動,對企業影響非常大。胡虎強説,15年前1美元相當於人民幣8.27元,可2005年8月後美元開始對人民幣貶值,一路下跌到現在的6.3元左右,貶值了近23%,“減少的都是利潤”,胡虎強説,現在工廠的利潤普遍只有5%左右。</p>
<p>  邱景生介紹,早年玩具行業價高利厚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語言的隔閡。以前外國人不了解中國,多是委託香港地區的貿易公司從中交易,價格多由這些貿易公司説了算。而如今,“老外學精了,直接來找廠商談價格。”</p>
<p>  “邱景生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窄。他做的是英國人的生意,幫英國人找廠,現在英國人自己也在中國找廠。他對英國人每次來都要殺價很有意見,但也只能接受。</p>
<p>  林江告訴記者,一直以來,玩具和電子行業約佔東莞地方經濟的30%,其次是衣服鞋帽、包裝類,佔10%。這幾年,投資情況沒有明顯增長,訂單相對穩定,可大多數沒什麼錢賺,利潤被不斷壓縮。</p>
<p>  而更大的問題是賬期長。邱景生説,5年前,工廠接到訂單的同時,客戶就已經付了大部分貨款甚至全款;而現在,等到終端客戶把貨賣完之後,工廠才能拿到貨款。這個週期至少需要3個月,一般要等上半年甚至一年時間。</p>
<p>  賬期長,要求企業要自墊大量現金才能維持運轉。胡虎強説,他的小廠一個月開支上百萬元,一年有4個月是旺季,其餘時間是淡季,一年若以7個月計算投入,共需700多萬元。一般小廠哪來這麼多資金呢?所以要麼是同業拆借,要麼借高利貸,因為去銀行基本上得不到幫助。</p>
<p>  林江表示,本地銀行對本地製造業,尤其是加工製造企業的貸款態度謹慎,因為這些企業的總部大多不在東莞,也沒有多少房産做質押。因此,2011年,東莞當地不同程度地出現了高利貸的情況。</p>
<p>  “明年工人的工資還要漲,要不然,很難再招到工人。”胡虎強搖搖頭。</p>
<p>  林江表示,現在東莞的人口總數,比最高峰時期減少了約30%,“人員的往來是悄悄進行的,人員流失就像水分自然蒸發一樣,屬於 ‘陰幹’式流失”。</p>
<p>  公開報道顯示,自2005年以來,東莞市的最低月工資標準逐年上調。2005年,東莞市的最低月工資標準從450元調為574元,2008年770元,2011年1100元。這一最低工資標準,低於西邊的廣州和南邊的深圳——廣州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300元,深圳是1500元。</p>
<p>  實際上,據記者的了解,現在東莞許多玩具企業的工資都提到了每月1800元甚至2000元以上。薪水發放方式的改變,也悄然提高了薪資水準。比如,原來的計件發薪改為計時發薪,每小時8元錢。同樣的工作量,若按計件算,一個小時僅5元左右。</p>
<p>  “過去街上到處都是人,如果覺得誰不好,開掉馬上就會找到新人補上來”,回憶過去,顧龍君説,現在已經沒有人了,工廠也不敢隨便“開”人。</p>
<p>  産業轉移東莞樣本:“有活沒人幹”</p>
<p>  在經歷了“企業倒閉潮”和“民工返鄉潮”之後,一些玩具企業選擇了外遷。上個世紀在香港經歷的那一輪産業轉移如今正在珠三角重演。</p>
<p>  調查顯示,東莞32個鄉鎮584個行政村中,已經有60%的村出現了收不抵支。儘管9月份我國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9%,但業界對此並不樂觀。</p>
<p>  <strong>産業轉移的“東莞樣本”</strong></p>
<p>  2008年5月29日,被民間形象地喻為“騰籠換鳥”的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戰略由廣東省委省政府以《關於推進産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的文件形式確定下來。</p>
<p>  這項政策的具體內容是: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後者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産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一些素質較高的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p>
<p>  然而,這項政策出爐不久,全球金融危機席捲而來,以出口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勞動密集型産業受到重大影響。在一輪又一輪的“企業倒閉潮”和“民工返鄉潮”之後,一些玩具企業選擇了外遷。</p>
<p>  在那一波危機中,胡虎強在東莞買了地,選擇了留下。顧龍君説,留下來的企業規模都縮小了很多,旺季七八百人、平時200人,就已經算大廠了。</p>
<p>  在近60歲的邱景生看來,這一輪的産業轉移和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比較相似。</p>
<p>  一份香港玩具行業的調查報告顯示,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玩具業便以勞動密集的模式在香港進行生産。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香港憑著低廉的生産成本,在價格上具有極大競爭力,成為世界重要的玩具生産地區之一。</p>
<p>  到了本世紀,香港的玩具産品觸到了全球市場的60%以上份額的頂峰之時,由於內地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向外釋放,香港企業逐漸開始了生産線北移,或將訂單交給內地廠商,玩具業也不例外。玩具廠商就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當年,這裡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僅為香港的1/10.</p>
<p>  到1995年前後,香港實施了嚴格的勞動法和最低工資制度,工廠的生産成本大幅提高,實現了最後一波産業北移。</p>
<p>  而這一幕,正在如今的珠三角重新上演。</p>
<p>  邱景生的公司,不僅僅是在海外客戶和“中國製造”之間搭橋,還具有開發能力——即公司進行産品開發以後,找不同的工廠製造不同的部件,最後由一家工廠完成總裝,再拿去海外市場銷售。</p>
<p>  5年前在東莞、深圳採購,他只需一天就可以採購到公司需要的各種産品。現在大量玩具廠內遷,廠與廠之間分散,要想採購到符合要求的産品,得在路上奔波兩個多星期。</p>
<p>  在邱景生看來,東莞玩具廠的外遷有一些特點:電子電動玩具遷到了潮汕地區的澄海,在當地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電動玩具産業市場;而毛絨玩具類的廠家搬遷到了浙江和江蘇等地,主要依託義烏市場做外貿,也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p>
<p>  不過,遷到江浙一帶和東南亞的玩具企業只是一部分較低端的企業,要採購到高品質的玩具産品供出口,仍然要在珠三角地區,尤其是東莞採購,畢竟東莞的玩具技術和管理最初來自香港。</p>
<p>  企業陸續外遷,令東莞當地的勞動力生態也發生了變化。胡虎強説,過去境況好的時候,在松展塑膠廠所在地,村委會通過出租廠房給工廠,用租金給村民們購買保險,年底還給村民一定數量的分紅;當地人長期以來靠修宿舍出租維持生存,現在外地人少了,當地人租房的收入下降,生活品質不如以前,“一些當地人開始工作了”。</p>
<p>  他説,招聘工人困難造成了“有活沒人幹”,於是,他將部分訂單轉包出去,委託當地村民來做,村民們也開始有了一些收益。</p>
<p>  同時,林江的調查顯示,東莞32個鄉鎮584個行政村中,已經有60%的村出現了收不抵支。“很難説哪一個鎮的財政赤字最為嚴重,只能説有些鎮是比較嚴重的,例如樟木頭鎮。”</p>
<p>  <strong>新一年聖誕訂單提前</strong></p>
<p>  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出口總額為1863.5億美元,同比增長9.9%,遠高於8月份的2.7%。但業界對此並不樂觀,認為是因為受聖誕訂單的影響,9月份本就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傳統旺季。</p>
<p>  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中秋國慶雙節前,2012年的聖誕玩具訂單就已經完成,東莞地區的聖誕玩具製造已經進入淡季,但2013年的聖誕訂單有所提前。</p>
<p>  9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胡虎強的工廠裏採訪時,邱景生帶來了好消息。他説,受英國2012年奧運會以及歐美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歐洲市場開始有些好轉的跡象,客戶要求打樣的時間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p>
<p>  邱景生説,2013年的耶誕節玩具訂單已經開始準備,做好樣品寄到英國去。邱景生預計,如果能獲得訂單,客戶11月份開始就會下單,到明年1月份,所有訂單下來,就可以開工生産了,“歐洲的要求比往年提前了兩個月,預計明年歐洲的經濟要比今年好。”</p>
<p>  另一位貿易商怡發飾品有限公司的詹櫻連也表示,她比往年提前兩三個月接到了來自海外的打樣要求。</p>
<p>  對工廠和貿易商來説,另一個利好是在交易中逐漸使用了人民幣。邱景生表示,幾年前,無論是報價還是結算,都主要用美元,後來美元、港幣、人民幣都用,而今年歐洲客戶通知他全部用人民幣報價和結算。</p>
<p>  不過林江警告:“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利潤率相當低,他們之所以苦苦支撐,還是抱著對企業和員工負責任的態度;如果國際市場環境依然嚴峻,而國內的經濟形勢,包括融資環境沒有根本改善的話,不排除相當一部分企業會更艱難。”</p>
<p>  胡虎強表示,從目前情況看,2013年將要面臨人力成本進一步增加和原材料漲價的問題,“原材料漲價是誰也抗拒不了的事情”。解決人力成本上升的難題,他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大量更新少用人或者不用人的機器設備;另外儘量把訂單外包給本地家庭。</p>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